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日本江户时代浮世绘作品集:东海道五十三次

封面

作者:(日)歌川广重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1683533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东海道五十三次,指的是日本江户时代从江户到京都的驿道──东海道──途中所经过的53个宿场。东海道是当时日本繁华的驿路,沿途风景名胜、名店特产众多,历来是浮世绘的经典画题,著名的浮世绘大师歌川广重、葛饰北斋都曾进行过系列创作。本书以广重经典版《东海道五十三次》为主,附以北斋、国贞等大师创作的东海道浮世绘,并一一对比,讲解其中的风景故事、地方风俗及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广重以安闲的笔调再现了东海道随季节和气候的变化呈现的种种景致,将各种人物活动融入自然风景,体现了日本和歌中特有的含蓄典雅的意境,洋溢着淡定悠远的抒情气氛。

作者简介

绘者简介
歌川广重(1797—1858),号一立斋,日本“浮世绘三杰”之一。他擅长运用秀丽的笔墨、和谐的色彩,表达出富于诗意、氛围柔和的自然景致,被誉为“乡愁广重”“旅行与抒情的画师”。代表作《东都名胜》《东海道五十三次》《名所江户百景》《木曾街道六十九次》(合作)等。
著者简介
王紫,德国波鸿大学东亚学、历史学硕士,研究东亚艺术史。著有《浮世绘里的一百零一月》(合作)、《新形三十六怪撰》(合作)

相关资料

一旦接触广重作品,便径直给人以日本风的纯粹的地域性的感觉。离开日本的风土,广重的美术便无法存在。我以为,广重的山水和光琳的花卉,乃是足以令人知解日本风土之特色的最为贵重的美术。——永井荷风《江户艺术论》在写生这一点上,广重不仅技巧往往比北斋更显绵密,并且一见之下便常常令人有较之北斋逸笔草草的简笔更显得清雅轻快的感觉。——永井荷风《江户艺术论》在广重的画面中,诸如划着舢板的船夫并不急着赶他的水路,或者马背上头戴斗笠的旅人因路途劳顿而打着盹,其所展示的态度,则与穿行于江户繁华街衢的人们,躺在路边的狗,在悠然打发着漫长的日子,俨然如出一辙。——永井荷风《江户艺术论》一直以来,提到木版画,无非美人与俳优而已,特别是当时,世人早已腻烦丰国、国贞之前篇一律。广重新鲜的风景绘转眼间便大受欢迎,一时间广重之名响彻江户。——大村西崖 田岛志一《浮世绘流派史》广重不是在城市街巷之间,而是在东海道美景中寻得了自己的创意。他还恰到好处地结合先前兴起的浮绘即西洋画之远近透视法,从而开创出一种为传统诸派所未见的山水画布局,以之成就一种前所未有的浮世绘锦绘类型。——大村西崖 田岛志一《浮世绘流派史》五十五 京都·三条大桥
终于,我们来到了东海道的终点,京都!著名的三条大桥横在眼前,桥上是进出京都的各色人等,有人扛着货物,有人带着随从, 还有人驻足向桥下观望,凝视着奔流的鸭川之水。鸭川河边,鳞次栉比的房屋在东山三十六峰的山脚下密密麻麻地排开,代表着城市的繁荣与扩张。如果你仔细看画面的右边,在山峦与房舍之间,还能发现一座高塔,那便是清水寺的三重塔了。本图的色彩使用很有韵味,河水蓝色的渐变与沙地的灰度相搭配,日落余晖照出的橘黄色山体与前方山峰的阴影相协调,又与桥面的颜色相辉映,烘托出一片夕阳晚山的恬静美感。
三条大桥作为京都的象征、旅途的终点,和本系列幅的《日本桥·朝之景》起到首尾呼应的作用。但很可惜的是,家住日本桥的歌川广重,对于远在京都的三条大桥真是非常不熟悉。在本图中, 他犯了一个全系列可能是的错误,他把石头制成的三条大桥画成了一座木桥!此桥本为木桥,但战国末年由丰臣秀吉改造,在河底插入六十三根石柱,已经成了彻头彻尾的石桥,而且是日本早的石桥之一。如果广重真的到过京都,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这个错误基本坐实了广重没有走完东海道的假说,我们虽然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什么原因离开了幕府队列,但他肯定没有到过京都。他应该是看过某本战国时代之前的古书,从而把三条大桥想成了木桥。浮世绘画家经常会犯类似的错误,包括葛饰北斋在内的历代名家都喜欢画一处名为“三河八桥”的名胜。然而这个所谓的“八桥”见载于平安初期的《伊势物语》,早不知什么时候就已经消失了,甚至可能根本就不曾存在过。但是人们依然热衷于想象这一不存在的风景。
对于风景的真实性,我们也不必过于在意。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风景,即便是亲眼所见,广重见到的风景和我们每个人所见到的风景也不会一样。所以,广重并不在意他笔下风景的现实意味, 他随兴变换季节,偶尔虚构山水,有时抄书,有时写实,他表现的始终是他心目中的那条东海道,那条悠远绵长的文化艺术之路,那条生机勃勃的平民生活之路。在他生前,他把自己对东海道的风景写意视为一生的骄傲;在他死后,他还想去西方净土继续游览那些不存在的名胜。他的辞世之诗就是这么写的:“东道写意,不过旅人苍空;西国将往,且看名胜种种。”
他人生的漫长“公路片”,就随着这豁达开朗的诗句,写下了“The End”。

现在地址:
京都府东山区大桥町三条大桥(京都市三条京阪站西)

五十五 京都·三条大桥

终于,我们来到了东海道的终点,京都!著名的三条大桥横在眼前,桥上是进出京都的各色人等,有人扛着货物,有人带着随从, 还有人驻足向桥下观望,凝视着奔流的鸭川之水。鸭川河边,鳞次栉比的房屋在东山三十六峰的山脚下密密麻麻地排开,代表着城市的繁荣与扩张。如果你仔细看画面的右边,在山峦与房舍之间,还能发现一座高塔,那便是清水寺的三重塔了。本图的色彩使用很有韵味,河水蓝色的渐变与沙地的灰度相搭配,日落余晖照出的橘黄色山体与前方山峰的阴影相协调,又与桥面的颜色相辉映,烘托出一片夕阳晚山的恬静美感。

三条大桥作为京都的象征、旅途的终点,和本系列幅的《日本桥·朝之景》起到首尾呼应的作用。但很可惜的是,家住日本桥的歌川广重,对于远在京都的三条大桥真是非常不熟悉。在本图中, 他犯了一个全系列可能是的错误,他把石头制成的三条大桥画成了一座木桥!此桥本为木桥,但战国末年由丰臣秀吉改造,在河底插入六十三根石柱,已经成了彻头彻尾的石桥,而且是日本早的石桥之一。如果广重真的到过京都,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这个错误基本坐实了广重没有走完东海道的假说,我们虽然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什么原因离开了幕府队列,但他肯定没有到过京都。他应该是看过某本战国时代之前的古书,从而把三条大桥想成了木桥。浮世绘画家经常会犯类似的错误,包括葛饰北斋在内的历代名家都喜欢画一处名为“三河八桥”的名胜。然而这个所谓的“八桥”见载于平安初期的《伊势物语》,早不知什么时候就已经消失了,甚至可能根本就不曾存在过。但是人们依然热衷于想象这一不存在的风景。

对于风景的真实性,我们也不必过于在意。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风景,即便是亲眼所见,广重见到的风景和我们每个人所见到的风景也不会一样。所以,广重并不在意他笔下风景的现实意味, 他随兴变换季节,偶尔虚构山水,有时抄书,有时写实,他表现的始终是他心目中的那条东海道,那条悠远绵长的文化艺术之路,那条生机勃勃的平民生活之路。在他生前,他把自己对东海道的风景写意视为一生的骄傲;在他死后,他还想去西方净土继续游览那些不存在的名胜。他的辞世之诗就是这么写的:“东道写意,不过旅人苍空;西国将往,且看名胜种种。”

他人生的漫长“公路片”,就随着这豁达开朗的诗句,写下了“The End”。

现在地址:

京都府东山区大桥町三条大桥(京都市三条京阪站西)

延伸阅读

葛饰北斋《诸国名桥奇览·三河八桥》(1833—1834年间)

平安歌人在原业平下关东时曾提及“三河八桥”(他也算是东海道文化的先驱),此后“三河八桥”成为名胜,但不知何时湮灭。葛饰北斋自然没有,也不可能见过此处名胜,纯凭想象构图,所以该图有一种几何化、概念化的倾向。夸张的曲折桥身、被强调的红色斗笠,形成具有现代性的点、线、面,虽然是完全虚构的,但凭借北斋强烈的个人风格带来视觉冲击。此图的创作与广重的《京都·三条大桥》几乎同时。

本书特色

1、全球艺术经典,浮世绘三杰之一、风景画大师歌川广重成名之作。让鲁迅喜欢、凡·高临摹、比肩《富岳三十六景》的浮世绘经典。
2、初次出版完全解说版:风景名画 文字解说 现今地址,知识与审美的完美结合。本书收入歌川广重的经典版《东海道五十三次》,由浮世绘资深研究者王紫撰文注释,介绍画面内容、艺术手法、现今地址、名胜特产和历史故事等。读者既可以享受精彩画作,也可以获得知识,还可以按图索骥,寻访宿场的现今地址。
3、一册多种东海道,不可替代的版本。作者附文介绍葛饰北斋、歌川国芳、歌川国贞、溪斋英泉、川赖巴水等人绘制的东海道浮世绘,歌川广重绘制的其他东海道浮世绘,以及与东海道有关的其他创作如《东海道徒步旅行记》《东海道名所图会》等。
4、众多广重名画,尽享江户风味和广重美学。蒲原夜雪、庄野白雨、三岛朝雾、龟山雪晴、品川日出、绵绵春雨、林间月影、寂寂冬雪、平野孤烟……魅力无限的风雨气象、四季景色,以及悠悠行旅,正是日本传统和歌中常有的意境。这是一场穿越时空的纸上江户行旅,尽显东瀛的空寂与乡愁之美。
5、112幅高清大图,内文用纸80克新拉菲书籍纸,全彩印刷。平装双封,外封采用画框设计,正封选用《沼津·黄昏图》,背封选用《江尻·三保远望》,均为广重名画。裸脊线装,读者能平整摊开,完全享受精美画面。

目录

目录

引言 001

一 日本桥·朝之景 004

二 品川·日之出 010

三 川崎·六乡渡舟 016

四 神奈川·台之景 022

五 保土谷·新町桥 028

六 户塚·元町别道 034

七 藤泽·游行寺 040

八 平塚·绳手道 046

九 大矶·虎雨 052

十 小田原·酒川 058

十一 箱根·湖水图 064

十二 三岛·朝雾 070

十三 沼津·黄昏图 076

十四 原·朝之富士 082

十五 吉原·左富士 088

十六 蒲原·夜之雪 094

十七 由井·萨岭 102

十八 兴津·兴津川 108

十九 江尻·三保远望 114

二十 府中·安倍川 120

二十一 丸子·名物茶屋 126

二十二 冈部·宇津之山 132

二十三 藤枝·人马继立 138

二十四 岛田·大井川骏岸 144

二十五 金谷·大井川远岸 150

二十六 日坂·佐夜中山 156

二十七 挂川·秋叶山远望 162

二十八 袋井·出茶屋之图 168

二十九 见附·天龙川图 174

三十 滨松·冬枯图 180

三十一 舞坂·今切真景 186

三十二 荒井·渡舟图 192

三十三 白须贺·汐见坂图 198

三十四 二川·猿马场 204

三十五 吉田·丰川桥 210

三十六 御油·旅人留女 216

三十七 赤坂·旅舍招妇图 222

三十八 藤川·棒鼻图 228

三十九 冈崎·矢矧之桥 234

四十 池鲤鲋·首夏马市 240

四十一 鸣海·名物有松绞 246

四十二 宫·热田神事 252

四十三 桑名·七里渡口 258

四十四 四日市·三重川 264

四十五 石药师·石药师寺 270

四十六 庄野·白雨 276

四十七 龟山·雪晴 282

四十八 关·本阵早立 288

四十九 坂之下·笔舍岭 294

五十 土山·春之雨 300

五十一 水口·名物干瓢 306

五十二 石部·目川里 312

五十三 草津·名物立场 318

五十四 大津·走井茶店 324

五十五 京都·三条大桥 330

歌川广重年表 334

参考书目 337

前言

引 言
《东海道五十三次》:歌川广重的公路片

歌川广重是谁?
歌川广重是公认的日本浮世绘大师之一,与葛饰北斋、喜多川歌麿、东洲斋写乐等齐名。他的风景画糅合了中国与西方绘画的技巧, 却被认为是能代表日本传统审美的杰作。他艺术生涯早期的代表作《东海道五十三次》和晚期的代表作《名所江户百景》,历来被奉为浮世绘中的经典,为世界各国的艺术家、收藏家所喜爱。凡·高曾多次临摹广重的绘画,鲁迅先生也热衷于收藏他的作品。他一生极其高产, 共画了超过五千幅浮世绘(有的统计认为高达八千幅),本书将打开一个小小的窗口,带你一窥歌川广重的艺术世界。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日本江户时代浮世绘作品集:东海道五十三次》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517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