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小红
页数:367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10405386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评书是我国曲艺艺术中独具特色的一种表演艺术。由于历史原因,曲艺一直被视为小道末流,因此关注者寥寥。近年来,随着学术观念的更新,曲艺逐步被纳入学术研究视野中,也被各大高校重视,然而国内教材的缺乏。本书《评书史论》以评书为对象,介绍了评书的起源、发展、流变、师承,评书的艺术特征,评书与戏曲、小说、相声等其他姊妹艺术的关系,评书书目、艺人、传播方式等。是适合曲艺、戏曲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学习,适合戏曲曲艺专业从业者、爱好者参考,也适合愿意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外人士阅读的教材。
作者简介
李小红,北京师范大学博士、上海大学博士后,现为中国戏曲学院梅兰芳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戏曲、曲艺理论研究和梅兰芳研究。在《文艺研究》《戏曲研究》《戏曲艺术》《中华戏曲》《艺术百家》《中国典籍与文化》《文史知识》《河南师范大学学报》《曲艺》等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C刊20余篇。《中国评书研究的现状与思考》获得《艺术百家》2011年年度论文奖(青年)二等奖。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评书概念辨析及其研究现状与意义
第一节 评书概念辨析
第二节 2011年前评书研究现状与思考
第三节 2011—2022年评书研究综论
第二章 评书之渊源、发展、流派与师承
第一节 评书溯源
第二节 评书发展
第三节 评书流派
第四节 评书师承
第三章 评书艺术之审美特征
第一节 口头文学
第二节 有讲有评
第三节 叙事艺术
第四节 表演艺术
第五节 以人为主
第六节 通俗幽默
第七节 细腻传神
第八节 灵活多变
第四章 评书与其他姊妹艺术
第一节 评书与史书
第二节 评书与小说
第三节 评书与戏曲
第四节 评书与相声
第五章 评书经典作品论析
第一节 《三国演义》
第二节 《岳飞传》
第三节 《聊斋志异》
第六章 评书艺人之养成
第一节 评书艺人的出身
第二节 评书艺人的学艺方式
第三节 评书艺人的成名之路
第七章 评书传播之方式
第一节 明地评书
第二节 书馆评书
第三节 广播评书
第四节 电视评书
第五节 电脑评书
第六节 手机评书
第八章 评书之现状与未来
第一节 评书的现状
第二节 评书的未来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晚清民国评书研究主要资料索引
附录二 新中国成立至2010年评书研究主要资料索引
附录三 2011年以来评书研究主要资料索引
后记一
后记二
前言
第一章 评书概念辨析及其研究现状与意义
第一节 评书概念辨析
第二节 2011年前评书研究现状与思考
第三节 2011—2022年评书研究综论
第二章 评书之渊源、发展、流派与师承
第一节 评书溯源
第二节 评书发展
第三节 评书流派
第四节 评书师承
第三章 评书艺术之审美特征
第一节 口头文学
第二节 有讲有评
第三节 叙事艺术
第四节 表演艺术
第五节 以人为主
第六节 通俗幽默
第七节 细腻传神
第八节 灵活多变
第四章 评书与其他姊妹艺术
第一节 评书与史书
第二节 评书与小说
第三节 评书与戏曲
第四节 评书与相声
第五章 评书经典作品论析
第一节 《三国演义》
第二节 《岳飞传》
第三节 《聊斋志异》
第六章 评书艺人之养成
第一节 评书艺人的出身
第二节 评书艺人的学艺方式
第三节 评书艺人的成名之路
第七章 评书传播之方式
第一节 明地评书
第二节 书馆评书
第三节 广播评书
第四节 电视评书
第五节 电脑评书
第六节 手机评书
第八章 评书之现状与未来
第一节 评书的现状
第二节 评书的未来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晚清民国评书研究主要资料索引
附录二 新中国成立至2010年评书研究主要资料索引
附录三 2011年以来评书研究主要资料索引
后记一
后记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