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风尚、社会与风雅:十八世纪东西方的共时性

封面

作者:毛立平,张小钢,牛贯杰

页数:535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2272566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日、韩三国首次关于十八世纪研究的合作成果。在近代西方思想中,启蒙时代发展出来的科学、理性等观念依然存在,将这些放在十八世纪亚洲内在的发展中重新审视,对于思考今后的世界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在十八世纪的东亚和西方,不仅仅局限于交流和相互影响,还存在着平行的文化、学术、社会等方面的发展。本书通过对十八世纪东亚和西方的社会、文化、思想等方面进行专题研究,发现东西方之间呈现出某种共时性。这种共时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科学技术和知识的共享和流通;第二,社交和趣味的趋同;第三,商业出版和知识网络所带来的公共舆论圈的扩大;第四,跨越国界的“文艺共和国”。对于十八世纪东亚和西方共时性的研究,将重新界定和评价前近代和近代思想史,包括世界史的分期。

作者简介

毛立平,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研究方向为清史、性别史。在《历史研究》等核心杂志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清代嫁妆研究》《壶政:清代宫廷女性研究》《清代下层女性研究——以南部县、巴县档案为中心》等著作。张小钢,日本金城学院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中日比较文学、中日比较文化。美国哈佛大学、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访问学者。著有《青木正儿家藏中国近代名人尺牍》《北京风俗图谱》和中国人と書物日本における中国画題の研究。牛贯杰,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清史、中国近现代史。出版有《17-19世纪中国的市场与经济发展》等著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目录

十八世纪的知识、文化和东西方的共时性
风尚篇
礼教的渗透、泛化及其发展
清末媒体对“十八世纪”的塑造
所谓“科学院”是什么?
跨海的十八世纪精神
孟德斯鸠
美与道德
社会篇
君权与后权
清前期京师初级审判制度之变更
“有序”与“无序”之间
贞寿之门
“旧制度”的“法定程序’
饭馆的餐桌与宅第的餐桌
风雅篇
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东亚的文艺共和国
东北亚的半月弧
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图像中所见的“昆仑奴”
西鹤的经济小说浮世草子
十八世纪的宇宙论与道德哲学
如何理解《百科全书》中的版画?
“意志”论的神学与政治布局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风尚、社会与风雅:十八世纪东西方的共时性》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515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