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田沐禾著
页数:171页
出版社: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6703331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选题缘由、回顾梳理了人类学关于物的传记研究及其主要内容、符号学关于物的研究方法及内容、啤酒研究的相关文献,勾勒出青岛田野点的基本概况。第二部分包括第一至六章,是“功能物”的写作。通过文献的梳理和研究,描述作为物语的啤酒是如何由两种文化方式–情景物和功能物所建构并使其发展演变的。第三部分为第七、八章,是“情景物”写作。它与传统的人类学田野笔记接近,但又有区别。笔者通过对青岛啤酒的在场性考察,而不是用纯粹田野的眼光观察和描述青岛啤酒,把青岛啤酒看作一个情景物符号,重点观察它所承载的文化意义:情景物还是功能物?将本书在功能物写作中所提炼的符号学理论方法,应用到人类学田野研究中。对青岛啤酒街和精酿啤酒的田野考察,便属于对这种文化重建思潮的近距离观察。第四部分为结语,对全书进行了总结,指出通过对啤酒的传记书写,尝试探讨人类学物的研究的一种符号学范式,探讨这种以功能物和情景物为核心的“物语”范式对人类学研究有何帮助。
目录
第一部分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
第二节 主要观点和方法论
第三节 青岛啤酒的田野研究及方法
第二部分
第一章 起源期的啤酒
第一节 自然酿造还是人工酿造——啤酒起源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节 种植文明的最早符号是面包还是啤酒?——啤酒起源的第二个问题
第三节 起源期啤酒的物语特征
小结
第二章 麦芽期的啤酒
第一节 啤酒生产过程的功能化
第二节 生产工艺的配方化——书写性文本是啤酒生产功能化的重要条件
第三节 书写文本与啤酒味道感知的功能化
小结
第三章 现代啤酒的诞生——啤酒花期
第一节 啤酒是如何传入欧洲的
第二节 啤酒花的应用
第三节 由体味到风味:啤酒花发现了啤酒的味道
小结
第四章 啤酒的工业化——酵母期
第一节 酵母从不可言说到私语性话题
第二节 从私语性话题到公共性词语
第三节 从公共性词语到技术话语
第四节 从技术话语到科学话语
第五节 情景物的“艾尔”和功能物的“拉格
小结
第五章 大工业生产_一啤酒的淡水期
第一节 啤酒的拉格化与大工业生产
第二节 淡水期啤酒的水
第三节 淡水期啤酒的味道:风味
小结
第六章 后工业的精酿啤酒
第一节 精酿啤酒产生于功能物的再情景化
第二节 啤酒的精酿期
第三节 精酿期啤酒生产方式的再私语化
第四节 精酿期啤酒感知方式的再私语化
小结
第三部分
第七章 青岛的啤酒街
第一节 登州路——永不落幕的啤酒节
第二节 民间啤酒街
第三节 五哥散啤酒馆
小结
第八章 青岛的精酿店
第一节 精酿瓶子店的老板们
第二节 自酿店的老板们
第三节 THE WAY,精品+创新
小结
第四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
第二节 主要观点和方法论
第三节 青岛啤酒的田野研究及方法
第二部分
第一章 起源期的啤酒
第一节 自然酿造还是人工酿造——啤酒起源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节 种植文明的最早符号是面包还是啤酒?——啤酒起源的第二个问题
第三节 起源期啤酒的物语特征
小结
第二章 麦芽期的啤酒
第一节 啤酒生产过程的功能化
第二节 生产工艺的配方化——书写性文本是啤酒生产功能化的重要条件
第三节 书写文本与啤酒味道感知的功能化
小结
第三章 现代啤酒的诞生——啤酒花期
第一节 啤酒是如何传入欧洲的
第二节 啤酒花的应用
第三节 由体味到风味:啤酒花发现了啤酒的味道
小结
第四章 啤酒的工业化——酵母期
第一节 酵母从不可言说到私语性话题
第二节 从私语性话题到公共性词语
第三节 从公共性词语到技术话语
第四节 从技术话语到科学话语
第五节 情景物的“艾尔”和功能物的“拉格
小结
第五章 大工业生产_一啤酒的淡水期
第一节 啤酒的拉格化与大工业生产
第二节 淡水期啤酒的水
第三节 淡水期啤酒的味道:风味
小结
第六章 后工业的精酿啤酒
第一节 精酿啤酒产生于功能物的再情景化
第二节 啤酒的精酿期
第三节 精酿期啤酒生产方式的再私语化
第四节 精酿期啤酒感知方式的再私语化
小结
第三部分
第七章 青岛的啤酒街
第一节 登州路——永不落幕的啤酒节
第二节 民间啤酒街
第三节 五哥散啤酒馆
小结
第八章 青岛的精酿店
第一节 精酿瓶子店的老板们
第二节 自酿店的老板们
第三节 THE WAY,精品+创新
小结
第四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