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汪振双著
页数:253页
出版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6544849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从建筑垃圾排放量的测算入手,对建筑垃圾时空特征进行分析,探索中国建筑垃圾变化趋势、空间异质性和空间关联结构特征;实证研究中国建筑垃圾排放量的脱钩效应和达峰路径;并对PPP模式下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实践进行探索;提出中国建筑垃圾减量化协同管理与资源化对策。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创新点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2 建筑垃圾的组成
2.3 理论基础
2.4 本章小结
3 中国建筑垃圾变化趋势
3.1 建筑垃圾测算方法
3.2 中国建筑垃圾时空特征
3.3 中国建筑垃圾排放量时空演化
3.4 中国建筑垃圾变化趋势
3.5 中国建筑垃圾收敛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中国建筑垃圾空间异质性
4.1 中国建筑垃圾空间差异性
4.2 中国建筑垃圾空间相关性
4.3 中国建筑垃圾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
4.4 中国建筑垃圾影响因素空间异质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中国建筑垃圾空间关联网络特征
5.1 中国建筑垃圾空间关联网络
5.2 中国建筑垃圾空间关联网络分析框架
5.3 中国建筑垃圾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分析
5.4 中国建筑垃圾空间关联网络驱动效应
5.5 本章小结
6 中国建筑垃圾脱钩效应研究
6.1 建筑垃圾脱钩效应
6.2 建筑垃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效应分析
6.3 中国建筑垃圾脱钩效应分解研究
6.4 本章小结
7 中国建筑垃圾达峰研究
7.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理论解释
7.2 建筑垃圾达峰路径研究
7.3 中国建筑垃圾达峰驱动机理
7.4 本章小结
8 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实践
8.1 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探索
8.2 建筑垃圾资源化PPP项目风险分担
8.3 建筑垃圾资源化PPP项目收益分担机制
8.4 案例分析
8.5 建筑垃圾资源化全产业链
8.6 本章小结
9 中国建筑垃圾减量化协同管理与资源化策略
9.1 建筑垃圾减量化管理策略
9.2 建筑垃圾资源化策略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创新点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2 建筑垃圾的组成
2.3 理论基础
2.4 本章小结
3 中国建筑垃圾变化趋势
3.1 建筑垃圾测算方法
3.2 中国建筑垃圾时空特征
3.3 中国建筑垃圾排放量时空演化
3.4 中国建筑垃圾变化趋势
3.5 中国建筑垃圾收敛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中国建筑垃圾空间异质性
4.1 中国建筑垃圾空间差异性
4.2 中国建筑垃圾空间相关性
4.3 中国建筑垃圾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
4.4 中国建筑垃圾影响因素空间异质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中国建筑垃圾空间关联网络特征
5.1 中国建筑垃圾空间关联网络
5.2 中国建筑垃圾空间关联网络分析框架
5.3 中国建筑垃圾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分析
5.4 中国建筑垃圾空间关联网络驱动效应
5.5 本章小结
6 中国建筑垃圾脱钩效应研究
6.1 建筑垃圾脱钩效应
6.2 建筑垃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效应分析
6.3 中国建筑垃圾脱钩效应分解研究
6.4 本章小结
7 中国建筑垃圾达峰研究
7.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理论解释
7.2 建筑垃圾达峰路径研究
7.3 中国建筑垃圾达峰驱动机理
7.4 本章小结
8 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实践
8.1 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探索
8.2 建筑垃圾资源化PPP项目风险分担
8.3 建筑垃圾资源化PPP项目收益分担机制
8.4 案例分析
8.5 建筑垃圾资源化全产业链
8.6 本章小结
9 中国建筑垃圾减量化协同管理与资源化策略
9.1 建筑垃圾减量化管理策略
9.2 建筑垃圾资源化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