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孙得将
页数:240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2252112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顺应投资理论向理性综合演进的趋势,立足中国式现代化背景,把投资范围拓展为包含金融投资、实业投资、人力资本投资、社会资本投资、生态环境投资在内的广义投资领域,把整全投资界定为成己达人、财道辅义的新投资范式,以区别于股东价值最大化的传统投资范式。
第一篇导论包括《为什么整全》《中国式整全》《投资正当时》三章内容,以介绍本书的研究主题、内容、框架和展开投资实践活动的中国式现代化背景。
第二篇善之长包括《投资于自己》和《投资于变化》两章内容,它是从投资即修行的角度来审视投资,投资是认知和品德的变现,投资的成败得失最终取决于投资者的修养程度。
第三篇嘉之会包括《择善而从》《有容乃大》和《见几而作》三章内容,它是投资适合度的迭代优化过程。
第四篇义之和包括《见利思义》和《本质价值》两章内容是指在人民至上理念指导下的股东价值与利益相关者价值、ESG价值的有机统一。
第五篇 事之干包括《风险管理》和《风险利用》两章内容,是从侧重于从风险(熵增)视角阐述如何正确权衡整全投资中的机会和风险。
整全投资的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支撑,它们之间是乘积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
作者简介
孙得将,1974年生,籍贯河南省沈丘县,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金融系教师,博士研究生学历。本科就读于江西财经大学,专业国际金融;硕士就读于华侨大学,专业数量经济学;博士就读于中山大学,专业企业管理。主要研究领域:价值投资,个人理财,风险管理与保险,第三产业经济与服务管理。在投资领域,在专著《价值投资素养》四面体模型的基础上,拓展出整全投资的四面体模型。在第三产业经济领域,师从中国著名经济学家、第三产业经济学创始人李江帆教授,取得多项成果。
目录
第一章 为什么整全………………………………………. 003
第一节 遗漏的部分…………………………………… 004
第二节 整全的端倪…………………………………… 010
第二章 中国式整全………………………………………. 017
第一节 四面体模型…………………………………… 017
第二节 整全投资四面体……………………………….. 025
第三节 四面体范式发微……………………………….. 033
第三章 投资正当时………………………………………. 036
第一节 中国经济奇迹…………………………………. 036
第二节 中国投资机会…………………………………. 044
第二篇 善之长
第四章 投资于自己………………………………………. 054
第一节 绽放生命…………………………………….. 055
第二节 解码卓越…………………………………….. 063
第五章 投资于变化………………………………………. 070
第一节 复杂系统与错综系统……………………………. 071
第二节 场景智力与分析智力……………………………. 076
第三节 用心“识变应变求变”…………………………… 080
第三篇 嘉之会
第六章 择善而从………………………………………… 097
第一节 选择好连接…………………………………… 098
第二节 融入好系统…………………………………… 103
第七章 有容乃大………………………………………… 111
第一节 时间之容…………………………………….. 111
第二节 空间之容…………………………………….. 118
第八章 见几而作………………………………………… 124
第一节 极数明理…………………………………….. 124
第二节 擒贼擒王…………………………………….. 128
第三节 应机而动…………………………………….. 138
第四篇 义之和
第九章 见利思义………………………………………… 149
第一节 义以为质…………………………………….. 150
第二节 义以生利…………………………………….. 158
第十章 本质价值………………………………………… 165
第一节 股东价值…………………………………….. 166
第二节 相关者价值…………………………………… 170
第三节 ESG 价值 …………………………………….. 175
第四节 本质价值…………………………………….. 180
第五篇 事之干
第十一章 风险管理………………………………………. 188
第一节 无恒安息…………………………………….. 188
第二节 慎终如始…………………………………….. 197
第十二章 风险利用………………………………………. 203
第一节 风险与绩效…………………………………… 203
第二节 风险与收益…………………………………… 211
第三节 风险资源化…………………………………… 215
参考文献 ……………………………………………… 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