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周军
页数:314
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0439052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的编撰着眼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教材建设。众所周知,新世纪以来围绕中国新诗的研究,学界已经产生了系列重要学术成果,但相关的文献教材建设相对滞后,相关前沿理论成果要进入到当代诗歌批评史的建构之中更需时日。但在日常 的研究生诗歌理论批评课程教学中,往往缺乏相对稳固又具有权威性的文献成果选本供研究生细读,因此,为了解决研究生教学的日常急需,特编辑本书。为了能够跟踪最新前沿理论成果,我们对编选对象做了两个限定,一是只选新世纪以来的新诗 批评理论成果;二是只选新世纪以来新诗研究权威专家的论文。本书既具有文献资料的权威性与经典性,又注重史料资源的系统性与前沿性,对中国新诗批评领域的研究生教材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周军,1980年出生于湖北公安,南开大学文学博士。现为闽南师范大学“龙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系福建省漳州市高层次引进人才、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同行评议专家、贵州省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人才库专家、贵州省第三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金贵奖”评奖委员、福建省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员、贵州文学评审专家库专家。曾获得菲律宾华教中心优秀外派教师荣誉称号。主要从事中国新诗研究、现代旧体诗研究、现当代分体文学研究。
曾参与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社科基金课题3项,出版专著1部。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小说评论》《宁夏社会科学》《民族文学研究》《贵州社会科学》《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
目录
第一部分:新诗的接受与影响研究
日本俳句与中国“小诗”的生成
欧化语法与现代汉诗的发展
域外行旅要素与胡适白话诗观念的生成
21世纪:诗歌接受的“窘境”
第二部分:传统与现代的视域研究
对古代与西方诗学文化的双重超越——百年新诗传统之我见
中国诗教传统的现代转化及其当代传承
探寻“与传统有关”的“现代化”——朱自清的中国现代新诗论
“新诗能向古典诗歌学些什么?”——也谈郑敏晚年强调“传统”的逻辑与意义
第三部分:经典诗人诗作研究
李金发诗歌成败论
“生命也跳动在严酷的冬天”——重读诗人穆旦
郑敏先生二三事
在20世纪90年代的双向延长线上:《奇迹》与韩东诗歌创作的世纪地形图
第四部分:宏观视域的诗学批评
自由诗与中国新诗
诗歌研究的“历史感”
学科权力与“旧体诗词”的命运——中国现当代旧体诗词研究札记
一份提纲:关于90后诗歌或同代人写作
日本俳句与中国“小诗”的生成
欧化语法与现代汉诗的发展
域外行旅要素与胡适白话诗观念的生成
21世纪:诗歌接受的“窘境”
第二部分:传统与现代的视域研究
对古代与西方诗学文化的双重超越——百年新诗传统之我见
中国诗教传统的现代转化及其当代传承
探寻“与传统有关”的“现代化”——朱自清的中国现代新诗论
“新诗能向古典诗歌学些什么?”——也谈郑敏晚年强调“传统”的逻辑与意义
第三部分:经典诗人诗作研究
李金发诗歌成败论
“生命也跳动在严酷的冬天”——重读诗人穆旦
郑敏先生二三事
在20世纪90年代的双向延长线上:《奇迹》与韩东诗歌创作的世纪地形图
第四部分:宏观视域的诗学批评
自由诗与中国新诗
诗歌研究的“历史感”
学科权力与“旧体诗词”的命运——中国现当代旧体诗词研究札记
一份提纲:关于90后诗歌或同代人写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