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斐主编
页数:292页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6894819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新闻传播经典文献导读
内容简介
本教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多读书、读好书,从书本中汲取智慧和营养”的谆谆教诲和社会主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书框架合理、体系完整、逻辑严密,具有系统性、权威性、前沿性和创新性等特征。与同类教材相比:
一是在学科上做到了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的学科统摄,包含有“上编 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文献导读”“中编 民国时期新闻经典文献导读”“下编 西方新闻传播经典文献导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进行阅读,既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经典文献,也展示了西方新闻传播学发展过程中的名篇名章,有助于学生进行中西方文献的比较阅读,融会贯通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坚定社会主义信仰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同时,本教材还深刻把握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破解了西方新闻传播学二元对立的文献叙事。本教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多读书、读好书,从书本中汲取智慧和营养”的谆谆教诲和社会主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书框架合理、体系完整、逻辑严密,具有系统性、权威性、前沿性和创新性等特征。与同类教材相比:
一是在学科上做到了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的学科统摄,包含有“上编 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文献导读”“中编 民国时期新闻经典文献导读”“下编 西方新闻传播经典文献导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进行阅读,既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经典文献,也展示了西方新闻传播学发展过程中的名篇名章,有助于学生进行中西方文献的比较阅读,融会贯通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坚定社会主义信仰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同时,本教材还深刻把握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破解了西方新闻传播学二元对立的文献叙事。
二是在内容上做到了新闻传播学经典文献的精挑细选,比如“上编 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文献导读”精选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习近平等领袖的重要论述,“中编 民国时期新闻经典文献导读”精选了徐宝璜、邵飘萍、张季鸾、戈公振、陆定一、胡乔木、范长江、邹韬奋等中国新闻人的重要文章,“下编 西方新闻传播经典文献导读”精选了沃尔特·李普曼、威尔伯·施拉姆、马歇尔·麦克卢汉、尼尔·波兹曼等外国学者的重要文献。当代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同学,应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而《新闻传播经典文献导读》正是精选了人类创造的新闻传播学的优秀思想文化成果,帮助他们“武装自己”。
三是在编写上做到了新闻传播学文献阅读的循序渐进,每一篇文章均包括“写作背景”“阅读提示”“文献原文”“复习问题”“思维训练”五个部分,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进行深层次阅读和对应性训练,既立足原文,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和时代要义,更结合实践,让学生跳出文章来对标现实进行反思与批判,进而能够融汇古今,帮助学生立足当下,反思历史,以更加自信、更为辽阔、更为远大的胸怀拥抱世界、面向未来。
作者简介
蔡斐,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担任本科生《新闻评论》《新闻传播学经典文献选读》,硕士研究生《习近平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等课程教师,先后获重庆市普通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重庆市教学成果二等奖、重庆市高校普通本科重点建设教材奖,以及全国首批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jiaoyu部高校第三批网络教育名师等荣誉称号。
主编重庆市高校普通本科重点建设教材《新闻传播经典文献导读》,先后主持重庆市jiaowei《新闻与传播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MJC)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西南政法大学《学科赋能、跨界驱动与人的回归——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创新研究》等教(课)改课题的建设任务。目前,正主持重庆市教学科研实验基地“法新融合模式下卓越法治传播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研究”、重庆市研究生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习近平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的研究任务。
目录
一、探讨真理最好的方式是“用事实本身说话”
——马克思:《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
二、人民报刊应该是“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
——马克思:《莱比锡总汇报》的查禁
三、报纸要“使人民和人民的日刊发生不断的、生动活泼的联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出版启事》
四、马克思主义是党报的办报方针
——列宁:《(火星报)编辑部声明》
五、党报必须“成为真正的政治报纸”
——列宁:《从何着手?》
六、新闻宣传必须“完全符合党的政策”
——毛泽东:《增强报刊宣传的党性》
七、“我们的报纸要靠全党来办”
——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八、新闻媒体的批评“要实行’开、好、管’的方针”
——毛泽东:《报纸上的批评要实行“开、好、管”的方针》
九、党报“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
——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十、党报要“围绕现阶段的中心工作”
——邓小平:《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十一、新闻媒体要“弘扬主旋律”,“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江泽民:《江泽民同志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
十二、新闻媒体要“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十三、宣传思想工作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习近平:《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
十四、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习近平:《坚持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
十五、国际传播工作要“讲好中国故事”
——习近平:《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中编 民国时期新闻传播经典文献导读
一、媒体应“主持正论公理,以廓清腐秽”
——黄远生:《少年中国之自白》
二、“新闻纸之职务”
——徐宝璜:《新闻学》(节选)
三、“布衣之宰相,无冕之帝王”
——邵飘萍:《新闻记者之地位与资格》(节选)
四、“立言记事,态度要严肃”
——胡政之:《1947年在上海馆编辑部会上的讲话》
五、“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同人志趣”
——张季鸾:《本社同人之志趣》
六、“言论自由,为报界切肤之问题”
——戈公振:《中国报纸进化之概观》
七、“访问之前,必须研究对手”
——任白涛:《应用新闻学》(节选)
八、“时代的转变,使我们企望有适应新时代的新闻记者产生出来”
——谢六逸:《新时代的新闻记者》
九、“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
十、“新的文风,应当打破一切固定的格式”
——胡乔木:《报纸和新的文风》
十一、“新闻学是新兴的科学”
——黄天鹏:《四十年来中国新闻学之演进》
十二、“进行全面的新闻采访和新闻供给”
——胡愈之:《抗战新阶段中新闻记者的任务》
十三、“用团结的集体的力量,以解决我们自身和当前新闻事业的困难”
——范长江:《青年记者学会组织的必要和前途》
十四、“采取审查原稿的办法,对于舆论的反映及文化的开展实有其莫大的妨碍”
——邹韬奋:《(再)论审查书报原稿的严重性》
十五、“新华日报的党性和它的人民性是一致的”
——熊复:《检讨和勉励——读者意见总结》
下编 西方新闻传播经典文献导读
一、群体中的个人“变成了一个不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节选)
二、新闻媒介形成拟态环境进而影响真实环境
——沃尔特·李普曼:《舆论》(节选)
三、“在人际关系网中,意见领袖扮演着特殊的角色”
——保罗·F.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民的选择——选民如何在总统选战中做决定》(节选)
四、“媒介的报道应该准确,它们不应该撒谎”
——新闻自由委员会:《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节选)
五、社会传播的功能:“守望环境”“协调社会关系”“传承社会遗产”
——哈罗德·拉斯韦尔:《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节选)
六、“传媒总是带有它所属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形态和色彩”
——弗雷德里克·S.西伯特等:《传媒的四种理论》(节选)
七、“相信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节选)
八、“媒介即讯息”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节选)
九、“知识的增长在高阶层人群中相对较快”
——蒂奇诺等:《大众媒介信息流通与知识增长差异》
十、“媒介议程设置了公众议程”
——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等:《议程设置:新闻媒体与舆论》(节选)
十一、舆论是“人们能够公开表达而不至于使自己陷入孤立的意见”
——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节选)
十二、“作为框架的新闻”
——盖伊·塔克曼:《做新闻:现实的社会建构》(节选)
十三、“新闻媒介都是掌握政治和经济权力者的代言人”
——I.赫伯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节选)
十四、“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节选)
十五、“辟谣:一门棘手的艺术”
——让-诺埃尔·卡普费雷:《谣言:世界最古老的传媒》(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