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齐长城资源调查报告(全三册)

封面

作者: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页数:1190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0107727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长城是世界上古老、修建时间长、工程量大的点线面结合的防御工程,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和兵学思想的结晶:绵延不绝的高大城墙和坚固的关堡,构成了不可逾越的防御阵线,达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以少量兵力抵御和延缓大规模入侵者攻击速度的效果;烽燧则是快速传递敌情,确保后续防御兵力准确调配的重要设施。山谷之间的关隘,还兼有通商和海关的功能,以促进和平时期国际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作为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建筑之一,长城于1987年12月被列入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容涵盖秦长城、明长城和先秦列国长城。
长城资源调查是国家文物局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长城保护工程(2005-2014年)总体工作方案》,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启动的文物保护重点项目,主要目的是为了摸清长城“家底”,全面、准确掌握历代长城的规模、分布、构成、走向及其时代、自然与人文环境、保护与管理现状等基础资料及存在的问题:生成长城基础地理信息和长城专题要素数据;建立科学、准确、翔实的长城记录档案和长城资源信息系统,为加强长城保护管理和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依据等。齐长城始建于春秋中早期,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早、古老的长城,做好齐长城资源调查工作,对所有长城的研究、保护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目录

上册
前言
第一章 自然概况与建制沿革
第一节 自然地理与环境
一 基本概况
二 地貌形态
三 气候特征
四 河流湖泊
五 植物类型
六 动物种群
第二节 行政区划与建制沿革
一 名称建制概说
二 先秦时期
三 秦汉时期
四 魏晋南北朝时期
五 隋唐时期
六 宋金元时期
七 明清时期
八 经济文化概略
第二章 齐地历史与长城的修筑
第一节 人文历史与周代列国形势
一 史前简史
二 夏商时期的山东
三 周代山东封国
四 春秋列国态势
五 战国七雄的博弈
第二节 齐长城的修筑年代与背景
一 齐国西部的济水岸防长城
二 山地长城始建年代的相关讨论
三 相关文献的认定与取舍
四 齐长城修筑动因与年代辨析
五 齐晋楚三国关系与齐长城的修筑
六 几个基本结论
第三章 齐长城调查工作概况
第一节 前期准备工作
一 工作任务
二 组织落实情况
三 编制工作方案
四 人员培训
五 制度保证
六 后勤保障
第二节 田野调查工作情况
一 确定技术线路
二 主要工作过程
第三节 资料验收
一 省级验收
二 国家验收
第四章 齐长城调查成果
第一节 主要调查成果综述
第二节 长城防御体系构成
一 墙体
二 烽燧
三 关、堡
四 相关遗存
五 遗物
第三节 调查数据整理
一 数据汇总表
二 GPS点测量与登记
三 照片
四 录像
五 图纸
六 拓片
七 文献
第四节 保护与管理
一 保护管理措施
二 保护管理工作情况
第五节 长城保护的环境因素
一 自然环境因素
二 人文环境因素
三 问题和建议
第五章 长清区、泰山区齐长城资源调查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第二节 历史沿革
一 长清区
二 泰山区
第三节 长城概况
一 长清主线
二 长清、肥城支线
第四节 分段调查实况(1-40段)
一 墙体
二 烽火台
三 壕堑
四 相关遗址
第五节 保护与管理现状
一 保护机构
二 保护标志
三 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
四 记录档案
第六节 长城损毁的自然与人文因素
一 自然因素
二 人为因素
第六章 肥城市齐长城资源调查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第二节 历史沿革
第三节 长城概况
一 调查过程
二 长城概况
第四节 分段调查实况(1-5段)
一 墙体
二 相关遗址
第五节 保护与管理现状
第六节 长城损毁的自然与人为因素
一 自然因素
二 人为因素
……
中册
下册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齐长城资源调查报告(全三册)》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510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