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寒竹
页数:263 页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21406066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作者简介
寒竹,曾在中国高校讲授西方哲学,后到美国纽约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研究。现居美经商。
文扬,著名华文媒体人、自由写作人、新西兰华文文化沙龙总召集人、新西兰《中文先驱报》专栏作家。
两位作者多年来一直认真、执着地思考着中国现代化问题。
他们的写作,让中国的近现代史有了新的面貌,让中国的现代政论有了新的话语。
相关资料
1.全球两极分化是相反相成的刚才只讲了洞察一,还没讲其他的洞察,之所以说“认识西方坐标图”很重要,是因为从中可以得到很多洞察。从坐标图上看,西方国家集体坐落在右上方的位置上。所在位置在横轴上的投影都很长,这就反映了西方的先进程度;而后发国家都在左下方,在横轴上的投影都很短,反映了其落后程度,两个位置之间的差,就是后发国家与西方国家在先进性方面的差距。同理,西方国家在纵轴上的投影,就是其霸权强弱的度量;后发国家在纵轴上与西方国家之间的纵向距离,也就是在国权方面的具体差距。先发国家与后发国家之间的两极分化,是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形成的。这就意味着,如果回到现代化开始之初,可以肯定,那时候并没有这么大的分化。在西方与整个非西方世界发生全面接触之前,也不可能形成这样一个分化,所谓的先进程度和霸权强弱,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没有非西方世界的落后,也就谈不上西方的先进,没有前者的被压迫,也就谈不上后者的霸权,双方是在一个互动的、相反相成的过程中形成这样一个分化关系的。洞察到这一点很重要。一定是相反相成,而不是相辅相成。在欧洲国家之间,西欧富老舅与东欧穷外甥们之间,会有些相辅相成关系,但西方和非西方国家之间,则更像是狮子老虎和牛群羊群,是相反相成的关系。狮子、老虎之所以长得威猛凶狠,活得威风凛凛,正是因为有牛羊这个食物链低端作支撑和陪衬,如果哪一天,这个食物链低端突然没有了,它们自己成了动物世界的最低端,只能天天吃草,吃树叶,不出几年,这些狮子老虎,也就全变成牛和羊的模样了,也只能咩咩哞哞地出些小动静,没什么可吼叫的了。人们似乎很少想到问题的这一面,大概是因为,食物链低端突然没有了几乎是个不可能事件,所以也就误以为狮子老虎的大吼大叫就永远是这样,不需要有任何前提条件。有过海外生活经历的华人都知道,在海外华人社区中有个常用的词叫“主流社会”,常会听到华人说“人家主流社会如何如何了”,“人家主流社会对我们怎么看了”。很显然,在华人的精神世界里,一直有一个高高在上、昂首阔步、一脸傲慢的洋人群体,这个群体的成员可以随心情好或坏给你一个微笑或白眼,而你却只能自始至终地赔上微笑不可以还以白眼。生活在西方国家的大城市里,这个“高等社会”对华人们的精神压迫,几乎无时无刻不被感受到。设想一下,假如哪一天,所有边缘族群的移民,突然全部离开这些城市,那么,“主流社会”还
本书特色
《中国力:大历史、大未来与我们的强国法则》:洞察力、接受力、抵抗力、适应力、包容力、整合力、驾驭力,中国力,21世纪的“内对外王”之力,剖析列强发家史,揭示大国崛起“潜规则”,重写百年建国路,再现民族复兴“中国力”。揣摩伟人心灵,构想中国未来,考量万国政治,求索治国良方。一个从来没有过的词汇,今天宣告诞生。●“言必称美国”是对西方的无知“西方化”绝非“美国化”,除了美国这个特例,英、法、德、俄、日都是靠中央集权实现崛起的,这才是真正的“西方化”道路。●中国需要重写近现代史辛亥革命错学了美国共和制,导致国家大解体、社会大分裂。康有为、梁启超作为当时革命党的反对派,长期受到批判,使得中国学界一直倾向于低估康梁思想中的重大洞见。●中国“自由派”没资格批评民族主义国家政治是民族主义的产物,而宪政民主是国家政治的产物。对后发国家来说,没有民族主义的建国,就没有自由主义的诞生。●中国知识精英一直被西方忽悠西方是老师也是强盗。按照理性经济人假设,老师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将大量伪知识、毒知识教授给学生,不也很合乎理性吗?●“中国模式”的本质:国家整合两大主义以国家为主导,通过中央集权,对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进行整合,高速实现现代化。这就是三十年来的中国成功之路。●反思“欧美模式”,创造“中国模式”欧美的“三权分立”仅是一种政治权力平衡系统,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它无力制约资本恶性扩张。中国有望开创出一个全社会的平衡模式,就是政治权力、舆论权力、社会组织权力和资本权力“四权平衡”的新模式。
目录
节选
《中国力:大历史、大未来与我们的强国法则》内容简介:现代化的本质是一场残酷的登山赛,中国在登山赛中屡战屡败,近三十年来又迅速成功登顶,这其中隐藏着什么样的大奥秘?《中国力:大历史、大未来与我们的强国法则》以英、美、德、日、俄的近代史为参照,重新梳理了中国近一百七十年近现代史,总结出中华民族大难不死背后的“中国力”。对异质文明的洞察力,对新事物的适应力、接受力,对好坏事物的包容力、抵抗力,以及对各类事物的整合力和驾驭力,就是“中国力”的具体内容。中华民族未来的伟大复兴,必将是综合运用“中国力”的结果。在“中国力”的框架下解读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模式”,有拨云见日之奇效!三十年来中国学界精英的眼光和思维始终落后于中国政界精英,《中国力》的出版宣告了这一状况的改变。一个从来没有过的词汇,今天宣告诞生。




![周恩来与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纪念版]-技术教育社区](https://image12.bookschina.com/2019/20191113/5/B8193459.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