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中国经济波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封面

作者:车明,褚祎鹤,李雨佳

页数:201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5045860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尽管长期以来世界各国都致力于打造一个公平、开放、稳定的国际贸易体系,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仍然是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本书的前两章在对既有研究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并对比了本书与既有研究的不同。接下来,本书从两个角度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自身的特点展开研究,其中第三章对三种测度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方式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并选择很优的测度方式,为后文的相关研究内容奠定基础;第四章探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是宏观经济波动的内生响应还是外生冲击,为后文的理论建模方式提供指导。而后,本文分别从模型和实证的角度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宏观经济效应进行研究,其中第五章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构建包含异质性企业的开放DSGE模型模拟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变化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并探讨其传导机制;第六章基于模型分析结果和现实情况构建冲击约束集,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冲击的宏观经济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最后,第七章对前文的相关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关可行性建议。

作者简介

车明,四川大学经济学博士,西华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经济周期、不确定性的相关研究。主研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2019年四川省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项,四川省社会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项目1项,在《经济学动态》《财贸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经济体制改革》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褚祎鹤,现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价格理论与政策等。
李雨佳,2021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经管与财税系助理研究员。研究专长为国民经济学,在《统计研究》《南京社会科学》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本书特色

本书的理论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本书以本次中美贸易摩擦中的基本事实作为标准,对比三种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测度方法的准确性,并基于对比结果选择最优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测度方式,提高了本书实证研究准确性的同时,也为其他相关研究者选择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测度指标提供参考;二是本书关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内生性识别结果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理论模型设置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只有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外生于经济波动,在理论模型中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设计为外生随机波动率过程才合理,否则应该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设置为模型中的内生变量;三是本书在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时,重点考察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对新企业进入行为的影响,进而让理论模型的设置更好地反映现实情况;四是在对理论模型的核心参数进行校准时,本书并未借鉴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成果,而是基于中国企业和进出口产品的微观数据进行校准,并期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数值模拟结果更加符合中国实际,同时相关参数的校准结果对未来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目录

1绪论/1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
1.1.1研究背景/1
1.1.2研究意义/5
1.2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6
1.2.1研究内容/6
1.2.2研究方法/9
1.3研究创新与不足/12
1.3.1研究创新/12
1.3.2研究不足/13
2文献综述/14
2.1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理论研究/14
2.1.1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作用机制/14
2.1.2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测度方式/17
2.1.3关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理论研究的文献述评/18
2.2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实证研究/20
2.2.1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20
2.2.2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经营行为的影响/22
2.2.3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其他影响/24
2.2.4关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实证研究的文献述评/26
2.3内生不确定性的相关研究/27
2.3.1从理论角度解释不确定性来源的相关研究/27
2.3.2从实证角度探讨不确定性内生性的相关研究/30
2.3.3关于内生不确定性研究的文献述评/32
2.4其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研究/32
2.4.1从整体视角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32
2.4.2财政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36
2.4.3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38
2.4.4关于其他政策不确定性影响研究的文献述评/40
2.5本章小结/41
3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测度方式的分析与比较/43
3.1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测度方式的研究现状/43
3.2“关税测量法”与现实情况的比较分析/45
3.2.1“关税测量法”的基本思想与测度方式/45
3.2.2与现实情况的比较分析结果/47
3.3“不确定性指数法”与现实情况的比较分析/52
3.3.1“不确定性指数法”的基本思想与测度方式/52
3.3.2与现实情况的比较分析结果/54
3.4“随机波动率法”与现实情况的比较分析/57
3.4.1“随机波动率法”的基本思想与测度方式/57
3.4.2与现实情况的比较分析结果/59
3.5本章小结/62
4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内生性识别/64
4.1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因果关系的研究现状/64
4.2识别策略与结构冲击约束集/67
4.2.1识别策略/67
4.2.2结构冲击约束集/68
4.3实证分析/73
4.3.1数据来源/73
4.3.2内生性识别结果/74
4.3.3方差分解/77
4.3.4唯一解/78
4.4稳健性检验/81
4.4.1改变滞后阶数/81
4.4.2改变经济波动的衡量方式/84
4.5本章小结/87
5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理论分析/89
5.1基于DSGE模型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研究的现状/89
5.2构建DSGE模型/90
5.2.1家庭/91
5.2.2最终品生产商/92
5.2.3零售商/93
5.2.4批发商/94
5.2.5资本品生产商/95
5.2.6在位中间品生产商/96
5.2.7新进入的中间品生产商/98
5.2.8政府部门/99
5.2.9加总变量与宏观均衡/100
5.3参数校准/101
5.3.1校准核心参数/102
5.3.2校准其他参数/106
5.4数值模拟/107
5.5传导机制分析/110
5.5.1新厂商进入/111
5.5.2名义粘性/112
5.5.3商品偏好/113
5.5.4消费习惯/114
5.5.5投资调整成本/115
5.6本章小结/116
6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实证分析/118
6.1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宏观经济运行的研究现状/118
6.2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事实描述/119
6.2.1宏观经济整体运行情况的基本事实描述/120
6.2.2宏观经济具体指标的基本事实描述/121
6.3实证设计与数据来源/126
6.3.1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冲击的识别策略/127
6.3.2稳健性检验/130
6.3.3数据来源/131
6.4实证结果/131
6.4.1脉冲响应结果/131
6.4.2预测误差方差分解结果/133
6.4.3稳健性检验结果/134
6.5时变视角下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冲击的影响分析/136
6.5.1混合TVP-SV-VAR模型/137
6.5.2选择最优模型设置/138
6.5.3混合TVP-SV-VAR模型估计结果/141
6.6本章小结/145
7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148
7.1研究结论/148
7.2政策建议/150
参考文献/152
附录/167
附录A贝叶斯估计/167
A.1贝叶斯估计的基本思想/167
A.2贝叶斯估计的相关概念/168
A.3运用贝叶斯方法估计VAR模型中的参数/170
附录B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171
B.1从向量自回归(VAR)到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171
B.2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的识别问题/172
B.3与本书相关的冲击识别方法/173
附录C中间品生产商最优决策方程/179
附录D高阶近似与剪枝算法/183
D.1二阶近似剪枝算法/183
D.2三阶近似剪枝算法/184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中国经济波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507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