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小华
页数:212
出版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6237339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也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而在语言系统中,词汇又是敏感的要素,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首先体现在词汇上。近些年,我国的语言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新词新语、网络词语、流行语层出不穷。这些词语的产生与传播背后都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等层面,几乎每个词都有其特定的来历。本书主要对汉语中的字母词、网络词语、网络流行语进行分析,对相关的语言实践问题进行讨论,并从大众传播层面进行阐释。本书既是有关语言学术问题的探讨,也是大众媒介语言实践的呈现;既可作为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普通人的阅读文本,具有较强的可读性,面向比较广泛的读者群体。
作者简介
李小华女,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现为华南理工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传播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及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访问学者。目前主要从事媒介文化与批评、媒介社会学、影视传播、国际传播、大众媒介语言等方面的研究。出版个人专著4部,在《现代传播》《当代传播》《新闻界》《学术研究》《语言文字应用》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及其他省部级等10多项科研课题。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大众媒介、阅读文本与语言实践
第二节 关于新词新语、网络词语与网络流行语
第二章 大众媒介中的字母词
第一节 字母词产生的背景
第二节 字母词研究的历史脉络
第三节 字母词的界定
第四节 字母词的媒体使用
第五节 字母词的语言本体分析
第三章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词语
第一节 虚拟空间上的“网言网语”
第二节 网络词语的表现特征
第三节 网络词语的社会文化意蕴
第四章 网络语言暴力
第一节 网络语言暴力的性质
第二节 网络语言暴力产生的原因
第三节 网络语言暴力的传播特征
第四节 网络语言暴力的稀释路径
第五章 网络流行语及其传播
第一节 21世纪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
第二节 网络流行语的生成分析
第三节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路径
第四节 网络流行语的功能表现
第五节 网络流行语的词语化传播
第六章 青年后亚文化视角下的流行语例释
第一节 “内卷”何以产生
第二节 你“躺平”了吗?
第三节 我“破防”了
第四节 你还在“精神内耗”吗?
附录 常用字母词表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节 大众媒介、阅读文本与语言实践
第二节 关于新词新语、网络词语与网络流行语
第二章 大众媒介中的字母词
第一节 字母词产生的背景
第二节 字母词研究的历史脉络
第三节 字母词的界定
第四节 字母词的媒体使用
第五节 字母词的语言本体分析
第三章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词语
第一节 虚拟空间上的“网言网语”
第二节 网络词语的表现特征
第三节 网络词语的社会文化意蕴
第四章 网络语言暴力
第一节 网络语言暴力的性质
第二节 网络语言暴力产生的原因
第三节 网络语言暴力的传播特征
第四节 网络语言暴力的稀释路径
第五章 网络流行语及其传播
第一节 21世纪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
第二节 网络流行语的生成分析
第三节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路径
第四节 网络流行语的功能表现
第五节 网络流行语的词语化传播
第六章 青年后亚文化视角下的流行语例释
第一节 “内卷”何以产生
第二节 你“躺平”了吗?
第三节 我“破防”了
第四节 你还在“精神内耗”吗?
附录 常用字母词表
参考文献
后记




![Mass Media Research:大众媒介研究导论(第十版)[影印版]-技术教育社区](https://image12.bookschina.com/2021/20210425/1/B8536116.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