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邹红玉
页数:229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30807112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由实验误差及数据处理、常用仪器使用方法简介、电学及光学实验基础知识及基础设计实验、综合设计实验等章节组成。
相关资料
插图:实验是科学理论的源泉,是工程技术诞生的摇篮。在物理学史上,16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首先抛弃了形而上学的空洞的思辨,以敏于观察、勤于实验为信仰,并把物理实验作为物理系统理论的基础、依据和发展物理学必不可少的手段,从而使物理学走上了真正的科学道路。此后,不论在物理学发展的哪个阶段,也不论是物理概念的建立还是物理规律的发现,物理实验都起着重要的和直接的作用。在物理学发展史上,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如在对光的本性的认识中,牛顿倡导的微粒说和惠更斯主张的波动说进行了长期的争论,孰是孰非,莫衷一是。最后托马斯·杨在1800年发表了双缝干涉实验,才使波动学说得到了确认,微粒说被摒弃。然而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光电效应实验证实了光的粒子说,因而使人们认识到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又如19世纪初,多数物理学家对光和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媒质的观点是不能接受的,因此假设宇宙空间存在着一种称之为“以太”的媒质,它具有许多异常而又不合理的特性。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迈克尔逊和莫雷合作,用干涉仪进行了有名的“以太风”实验,从而否定了“以太”的存在。物理实验也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有力工具。在20世纪,科学技术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如现代核技术是建立在铀、镭等元素天然放射性的发现、a粒子散射实验、重核裂变和核的链式反应的实现等物理实验基础上的,才有后来的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以及核电站的建立。激光技术,如激光通信、激光熔炼、激光切割、激光钻孔、激光外科手术和激光武器等几乎都是从物理实验室中走出来的。而信息技术则是在量子力学、Fermi-Dirac统计、Bloch理论和能带理论的建立与验证的基础上,于1947年在物理实验室中研制出晶体管,才有现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并且集成度以每年1000倍的速度增长。可见,现代技术的突破,大多是从实验中诞生的。随着物理学的发展,人类积累了丰富的实验思想和实验方法,创造了各种十分精密巧妙的仪器设备;同时测量技术、用于实验的数学方法以及计算机科学在实验中的应用等,都不断得到发展,这实际上已经赋予物理实验极其丰富的、不同于物理学本身的特有的内容,并逐步形成一门单独开设的、具有重要教育价值和教育功能的实验课程。它不仅可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实验知识、技能和科学创新能力,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和
本书特色
本书是在总结了三届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出版的理工科物理实验教材。
本书基础实验内容丰富,建立了以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常用物理量及物性参数的测量、主要物理测量方法的训练为主线,以创新设计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验课程体系;而且有重点、难点的分析,适合年轻教师备课和学生的学习,也适合作为竞赛复习等的参考之用。
目录
节选
《大学物理实验教程》由实验误差及数据处理、常用仪器使用方法简介、电学及光学实验基础知识以及基础设计实验、综合设计实验等章节组成。基础设计实验,以基础实验为主,每一实验结束时都有一个关于设计实验的要求;综合设计实验,在基础综合实验的基础上,每一实验结束时,也都附加了设计的要求。安排力求贴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以基本的动手能力为主,并在此基础上加强设计构思、创新思想的培养,力图开拓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以突出应用性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大学物理实验教程》可以作为本科教学的参考教材,也可以作为以物理实验竞赛为目的的学习、复习、训练等方面的参考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