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袁也烈等著
页数:279
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0655972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卷为“星火燎原全集普及本”之《八一的枪声》卷,书中共收入52篇文章,主要由亲历者讲述在党领导下从创建人民军队到建立新中国,所经历的许多重大事件。如《“八一”的枪声》,讲述共产党人在南昌城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党开始独立创建革命军队的历史事件;《在胜利面前》,作者徐向前元帅客观叙述了鄂豫皖红军四次反“围剿”的艰难历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革命斗争艰难曲折,胜利来之不易。
相关资料
插图:一九二七年七月三十日下午,是党向部队庄严宣布起义的战斗命令的时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一部分营长以上的军官,上午接到师长叶挺的紧急通知:下午某时在南昌某地开会。我们讨伐叛徒夏斗寅的战斗胜利后,乘胜追到南昌。那时的任务是集结待命,出发讨蒋。全师官兵正整装待发,到处响着“打到南京去!”“打倒蒋介石!”的口号声。不料近日传来的消息却是:汪精卫在庐山召开秘密会议,阴谋叛变革命,投降蒋介石。这一来,全师上下更加震怒,谁都急切地等待着党的新的号令。因此,这天接到通知的军官,都不期而然地猜想到一定是党中央来了行动的指示了。下午二时左右,南昌城里的天气闷热得难熬。约莫有四十多位青年军官——有团长、团政治指导员、团参谋长、营长及师部的若干人,一个个穿着被汗湿透了的军装,骑着汗溜溜的军马,急急忙忙地到达会议地点。他们脸上都很严肃,但谁也掩饰不住兴奋的神色。会场是临时布置的,远处有卫兵站岗警戒,闲人一个也不许进来,看来会议很机密。叶挺师长首先在会上传达了党的决定。党对当前的政治形势的分析是:宁汉合作,已成定局;汪蒋联盟的反革命大阴谋已经表面化了;革命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党中央一部分同志已赶到南昌,开了紧急会议,作出了决定,即是:实行革命起义来挽救目前的危局,粉碎反革命分子的联合阴谋。党在这个紧要的时机,还没有来得及清算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也没有来得及制定今后的行动纲领,甚至起义以后下一步的行动如何也没有明确确定。但党却坚定地指出:必须以武装起义来回击反革命的进攻。这样一个断然的决策,正是每个到会军官长期在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领导下所盼望不到的,现在盼到了,大家当然坚决拥护。接着师参谋长在会上作战斗计划的报告。他指着一幅标好红蓝色符号的军用地图说:“敌人的兵力是朱培德一个警卫团、第三军两个团、第六军一个团、第九军两个团,加上留守机关共约—万余人;而我们的兵力却有三万余人!我们和贺龙同志率领的第二十军在一起行动,胜利是有绝对把握的。但是敌人有增援部队,有的二十四小时可到,有的两天之后可以到达。如果让敌增援部队到达,战局就复杂了,下一步行动就有困难。”他要求在一个夜晚全部解决战斗。为争取时间,顺利地完成战斗任务,叶挺师长又对有关战术问题作了指示。当时,我是第七十二团三营营长,奉命执行一个独立的战斗任
本书特色
《星火燎原全集普及本之一:八一的枪声》是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八一”的枪声
北伐先锋
南昌起义前后
浏阳遇险
毛委员率领我们上井冈山
奔向海陆丰
改造王佐部队
秋收起义与我军初创时期
“奉士兵委员会的命令”
黄洋界保卫战
莲花一支枪
百色起义与红七军的建立
伟大的第一步
古田会议后的一个连队
在胜利面前
遵义会议的光芒一
从安顺场到泸定桥
严峻的时刻
攻破腊子口
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首进延安城
首战平型关
夜袭阳明堡
平江的血
“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
回民支队纪事
郭村战斗时的谈判
海上血战
在“中立调处”的外衣下
黑山阻击战
红旗插上南京城
进军昌都
后记
节选
《星火燎原全集普及本之一:八一的枪声》内容简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一卷卷堪称共和国红色家谱的经典,无声地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撰写这部鸿篇巨制的,是一大批久经战火考验、意气风发的开国将帅。翻阅书中一幅幅身着将帅服的作者照片,看他们曾经是多么的年轻!诵读这激情澎湃、掷地有声的文字,看他们的战斗经历是如此艰苦卓绝、惊心动魄!当年他们和他们的战友,在党的指挥下,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赢得了一场又一场战斗的胜利,打下了共和国万里江山!而今天,他们已经远去,留给我们的就是这部千古不朽的红色经典绝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