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春法
页数:300
出版社:齐鲁书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3334686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启动以来,我国的考古取得了历史性进展。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当代考古之中。遥感考古对于大型及超大型文化遗产类型具有巨大优势,比如江汉平原史前聚落遗存的空间格局、陕北长城、居延遗址群落、明清时期北京城空间形态等,再如缅甸妙乌古城分布、吴哥城市形态、古罗马时期突尼斯南部边墙长城系统等。本书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一至第五届(2016—2021)遥感考古年会优秀论文集,集中展现了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利用遥感技术取得的重大考古成就,这必将极大拓展中国考古和历史研究的影响力,使中国考古和历史研究为助力世界理解中国和增强中华文化自信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简介
王春法(1963—),男,山东乳山人,现任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长期从事科技政策特别是技术创新理论与政策研究,著有:《技术创新政策:理论基础与工具选择》《国家创新体系与东亚经济增长前景》《科技全球化与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等多部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翻译《决策科学化译丛》《科学文化译丛》等多部重要学术著作。
本书特色
“国博遥感考古年会”自2016年举办首届会议,参与我们合作项目的研究者和全国各地的遥感考古工作者及部分国外学者宣读和交流诸多研究论文,展示了这些年航空、航天遥感考古研究的丰硕应用成果。……遥感考古事业方兴未艾,空间考古科技潜力巨大。
——郭华东(中国科学院 院士)
目录
序
江汉平原史前聚落研究
湖南澧阳平原史前遗址群机载激光
遥感测绘成果
皖南沿江地区遥感考古新发现
荆州八岭山墓群遥感考古发现及研究
多传感器无人机遥感考古探测试验研究——平陶古城址无人机遥感考古实践
广西左江岩画申遗超低空摄影考古调查
长城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基于无人机遥感的探索
遥感技术在秦始皇陵考古研究中的应用
新疆喀什地区遥感考古新发现
新疆轮台航空考古的重要发现
新疆汉代长城资源遥感考古调查与发现
居延遗址群的首次航空摄影考古调查记
汉魏洛阳故城雷达遥感科技考古方法与发现
唐代瓜州至沙州间邮驿系统的数字化重建
航空摄影考古在孔雀河流域烽燧群中的实践
俯瞰勘察草原遗珍——元上都遗址航空摄影考古
明清北京城航空摄影考古研究
巴楚牙喀库都克遗址的航空摄影考古调查——兼论清代巴楚-柯坪戈壁区域军台的分布
基于机载LiDar的玛雅古老遗址新发现
缅甸妙乌古城遥感考古调查新发现
基于遥感影像的纳斯卡线条研究及画法评述
激光雷达应用对了解吴哥城市形态及历史的重要性
波利尼西亚崖葬与雨林遗址超低空摄影考古调查
古罗马时期突尼斯南部边墙防御系统空间考古新发现
丝绸之路干旱区遥感考古研究:进展与问题
后记
江汉平原史前聚落研究
湖南澧阳平原史前遗址群机载激光
遥感测绘成果
皖南沿江地区遥感考古新发现
荆州八岭山墓群遥感考古发现及研究
多传感器无人机遥感考古探测试验研究——平陶古城址无人机遥感考古实践
广西左江岩画申遗超低空摄影考古调查
长城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基于无人机遥感的探索
遥感技术在秦始皇陵考古研究中的应用
新疆喀什地区遥感考古新发现
新疆轮台航空考古的重要发现
新疆汉代长城资源遥感考古调查与发现
居延遗址群的首次航空摄影考古调查记
汉魏洛阳故城雷达遥感科技考古方法与发现
唐代瓜州至沙州间邮驿系统的数字化重建
航空摄影考古在孔雀河流域烽燧群中的实践
俯瞰勘察草原遗珍——元上都遗址航空摄影考古
明清北京城航空摄影考古研究
巴楚牙喀库都克遗址的航空摄影考古调查——兼论清代巴楚-柯坪戈壁区域军台的分布
基于机载LiDar的玛雅古老遗址新发现
缅甸妙乌古城遥感考古调查新发现
基于遥感影像的纳斯卡线条研究及画法评述
激光雷达应用对了解吴哥城市形态及历史的重要性
波利尼西亚崖葬与雨林遗址超低空摄影考古调查
古罗马时期突尼斯南部边墙防御系统空间考古新发现
丝绸之路干旱区遥感考古研究:进展与问题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