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黄飞雪
页数:339
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6115172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尝试从比较的视角将国际结算的概念、工具、方式等进行解释与分析,结合最新的国际惯例、it技术和中国国情,注重运用表格与图形来说明问题,并在理论论述后,配有案例分析,侧重培养学生利用学过的理论分析与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相关资料
插图:一个成功的例子是SWIFT的使用。这个每周7天、每天24小时连续运转的电脑系统具有自动储存信息、自动加押、核押、以密码处理电文、自动将文件分类等许多功能。依赖这个通讯网,各国银行之间能快速传递信息。能高效处理国际银行间的资金清算。(三)国际结算业务的标准化程度正逐步提高为协调各国政治、法律和文化差异产生的矛盾和冲突,在长期的国际交往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的有关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已越来越多地在各种国际交往活动中被广泛采用。众多的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被广泛采用,正在极大地提高国际结算业务的标准化程度。如1990年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1993年的《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1995年的《托收统一规则》、2002年eUCPIO,2007年的UCP600等。(四)国际结算中贸易融资的作用越来越大贸易融资是指围绕国际贸易结算的各个环节发生的资金及信用融通的经济活动。这项业务不仅使银行可以获得利息收益,而且可以改善银行的资产质量,所以现代国际结算越来越突出和贸易融资紧密相结合的特点。同时由于目前单笔国际贸易的金额越来越大,银行的资金融通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并且,客户在与银行进行国际结算往来时,常常把能否获得稳定的贸易融资当做与银行合作的基础。为此,出口押汇、进口押忙、打包放款、票据贴现、买方信贷等手段不断出现,为进出口企业的资金融通提供了便利。不论是出口商还是进口商,只要符合规定的条件,即可从往来的结算银行处获得短期及长期的资金融通,这既能提高贸易的成交率,又能增加商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而银行也会从中受益,在此,银行与客户的利益是一致的。第二节国际结算业务内容一、国际结算的基本内容国际结算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国际结算的信用工具,国际结算的方式,国际结算的单据以及国际结算融资。(一)国际结算的信用工具国际结算所使用的信用工具主要是票据。票据是具有一定格式,由付款人到期对持票人或者其指定人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的信用凭证。票据主要包括汇票、本票和支票三种。(二)国际结算的方式国际结算的方式是指货币收付的手段和渠道,是国际贸易结算的中心内容,包括汇款、托收、信用证、银行保函和备用信用证。(三)国际结算的单据国际结算的单据是指贸易结算中涉及的单据,例如海运提单、发票、包装单、货运单据等。(四)国际
目录
第一节 国际结算的含义与发展趋势
第二节 国际结算业务内容
第三节 国际结算中的国际惯例
第二章 票据
第一节 支票和本票
第二节 汇票
第三章 汇款
第一节 国际结算方式
第二节 国际汇兑
第三节 汇款方式
第四节 汇款的头寸清算与退汇
第五节 国际贸易中的汇款方式
第四章 托收
第一节 托收概述
第二节 托收的种类和业务流程
第五章 信用证与ucp600的演进
第一节 信用证的演进
第二节 ucp600的演进
第六章 信用证
第一节 信用证的内容与种类
第二节 信用证的标准格式及样本
第三节 进口业务中信用证的应用
第四节 出口业务中信用证的应用
第七章 单据
第一节 商业发票
第二节 海关发票
第三节 其他发票
第四节 原产地证书
第五节 商品检验证书
第八章 银行保函
第一节 银行保函概述
第二节 银行保函开立的内容与注意事项
第三节 《见索即付保函统一规则》(urdg458)分析
第四节 银行保函与备用、跟单信用证的异同
第五节《联合国独立保函和备用信用证公约》、《见索即付保函统一规则》与《国际备用信用证惯例》的比较
第六节 银行保函与备用信用证风险的防范
第九章 国际保理
第一节 国际保理概述
第二节 国际保理的运行模式
第三节 国际保理业务的应用及与传统结算方式的比较
第四节 福费廷(包买票据)
节选
《国际结算》尝试从比较的视角将国际结算的概念、工具、方式等进行解释与分析,结合最新的国际惯例、IT技术和中国国情,注重运用表格与图形来说明问题,并在理论论述后,配有案例分析,侧重培养学生利用学过的理论分析与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国际结算》具有如下特色:(1)内容新颖注重书的内容与时俱进,2007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与2007年11月通过的《国际保理业务通用规则》GRIF都在教材的相关内容上得到了体现,并强调了变化的部分。(2)侧重比较书中涉及的重要概念、方法尽量采用比较的方式阐述,从而与易棍淆的相关内容区分开来。(3)图文并茂强调图表的运用,能用数字与图表表示的部分,尽量采用图表。注重培养读者逻辑推理的能力。(4)可操作性注重理论应用到实际中的可操作性,不仅有国外的案例,更有大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案例,而且注重从法理的视角对案例进行评析,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