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冯友兰
页数:975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10020507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冯友兰先生曾手书一幅对联总结自己一生的著述:“三史释今古,六书纪贞元”。“三史”指《中国哲学史》(上下卷)《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六书”即《贞元六书》。《贞元六书》包含了六本自成体系的书:《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均为冯友兰先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所著。他自称书名取“贞下起元”之意,即严冬过去必有阳春,坚信抗战将开启中华民族复兴的新纪元。《新理学》谈纯粹哲学,《新事论》讲文化社会问题,《新世训》论生活方法,《新原人》谈人生境界,《新原道》评新理学之地位,《新知言》讲新理学之方法。它们代表了冯友兰先生“新理学”体系的确立。
作者简介
冯友兰(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河南南阳唐河人。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学,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1952年后一直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是海内外广有影响的哲学家。著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贞元六书》等 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
目录
(上卷)
新理学
自序
绪论
(一)新理学与哲学
(二)哲学与科学
(三)思与辩
(四)最哲学底哲学
(五)哲学与经验
(六)哲学之用处
(七)哲学之新与旧
第一章 理太极
(一)实际与真际
(二)类
(三)全
(四)理
(五)形上形下
(六)太极
(七)“物物有-太极”
(八)“理-分殊”
第二章 气两仪四象
(一)气及真元之气
(二)道家所说之道
(三)“无极而太极”
(四)所谓气-元论
(五)时空及理气先后问题
(六)两仪
(七)四象
第三章 道天道
(一)道及天道
(二)道之六义
(三)十二辟卦圆图
(四)先天后天
(五)反、复、日新
(六)循环底日新
(七)进退底日新
(八)损益底日新
(九)变通底日新
(十)“未济”
第四章 性心
(一)性与命
(二)义理之性、气质之性、气质或气禀
(三)正性、辅性及无干性
第十章 圣人
(一)才人
(二)才人与圣人
(三)格物、致知、知天
(四)穷理、尽性、事天
(五)道家之浑沌
(六)宇宙底心
新事论(中国到自由之路)
自序
第一篇 别共殊
第二篇 明层次
第三篇 辨城乡
第四篇 说家国
第五篇 原忠孝
第六篇 谈儿女
第七篇 阐教化
第八篇 评艺文
第九篇 判性情
第十篇 释继开
第十一篇 论抗建
第十二篇 赞中华
新世训(生活方法新论)
自序
(下卷)
新原人
自序
第一章 觉解
第二章 心性
第三章 境界
第四章 自然
第五章 功利
第六章 道德
第七章 天地
第八章 学养
第九章 才命
第十章 死生
新原道(中国哲学之精神)
自序
绪论
第一章 孔孟
第二章 杨墨
第三章 名家
第四章 老庄
第五章 易庸
第六章 汉儒
第七章 玄学
第八章 禅宗
第九章 道学
第十章 新统
新知言
自序
绪论
第一章 论形上学的方法
第二章 柏拉图的辩证法
第三章 斯宾诺莎的反观法
第四章 康德的批判法
第五章 维也纳学派对于形上学底看法
第六章 新理学的方法
第七章 论分析命题
第八章 论约定说
第九章 禅宗的方法
第十章 论诗
冯友兰先生学术年表
新理学:冯友兰
新理学
自序
绪论
(一)新理学与哲学
(二)哲学与科学
(三)思与辩
(四)最哲学底哲学
(五)哲学与经验
(六)哲学之用处
(七)哲学之新与旧
第一章 理太极
(一)实际与真际
(二)类
(三)全
(四)理
(五)形上形下
(六)太极
(七)“物物有-太极”
(八)“理-分殊”
第二章 气两仪四象
(一)气及真元之气
(二)道家所说之道
(三)“无极而太极”
(四)所谓气-元论
(五)时空及理气先后问题
(六)两仪
(七)四象
第三章 道天道
(一)道及天道
(二)道之六义
(三)十二辟卦圆图
(四)先天后天
(五)反、复、日新
(六)循环底日新
(七)进退底日新
(八)损益底日新
(九)变通底日新
(十)“未济”
第四章 性心
(一)性与命
(二)义理之性、气质之性、气质或气禀
(三)正性、辅性及无干性
第十章 圣人
(一)才人
(二)才人与圣人
(三)格物、致知、知天
(四)穷理、尽性、事天
(五)道家之浑沌
(六)宇宙底心
新事论(中国到自由之路)
自序
第一篇 别共殊
第二篇 明层次
第三篇 辨城乡
第四篇 说家国
第五篇 原忠孝
第六篇 谈儿女
第七篇 阐教化
第八篇 评艺文
第九篇 判性情
第十篇 释继开
第十一篇 论抗建
第十二篇 赞中华
新世训(生活方法新论)
自序
(下卷)
新原人
自序
第一章 觉解
第二章 心性
第三章 境界
第四章 自然
第五章 功利
第六章 道德
第七章 天地
第八章 学养
第九章 才命
第十章 死生
新原道(中国哲学之精神)
自序
绪论
第一章 孔孟
第二章 杨墨
第三章 名家
第四章 老庄
第五章 易庸
第六章 汉儒
第七章 玄学
第八章 禅宗
第九章 道学
第十章 新统
新知言
自序
绪论
第一章 论形上学的方法
第二章 柏拉图的辩证法
第三章 斯宾诺莎的反观法
第四章 康德的批判法
第五章 维也纳学派对于形上学底看法
第六章 新理学的方法
第七章 论分析命题
第八章 论约定说
第九章 禅宗的方法
第十章 论诗
冯友兰先生学术年表
新理学:冯友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