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汉苗语法教学札记

封面

作者:罗安源著

页数:298 页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81108694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本书特色

《汉苗语法教学札记》:中央民族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

目录

第一篇 汉语语法单位的划分问题一、“字”与“词”的区别二、“词”与“词组”的区别三、“词”的确定法四、词组与句子的区别五、词素的判定方法第二篇 汉语词的分类问题一、汉语也要划分词类二、划分汉语词类的办法三、汉语语法形态的特殊性四、本书所采用的汉语词类体系五、马建忠所分的汉语词类六、刘复所分的汉语词类七、黎锦熙所分的汉语词类八、吕叔湘所分的汉语词类九、王力所分的汉语词类十、高名凯所分的汉语词类十一、《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所分的汉语词类十二、丁声树等所分的汉语词类十三、赵元任所分的汉语词类十四、朱德熙所分的汉语词类十五、划分汉语词类的难处第三篇 汉语主语和宾语的句法功能问题一、句子主语、宾语的确定二、宾语可否提前三、主语的含义四、识别主语的办法第四篇 汉语“合成谓语”的实质问题一、合成谓语的含义二、合成谓语的分类三、对“能愿合成谓语”的不同看法四、对“趋向合成谓语”的不同看法五、对“判断合成谓语”的不同看法六、“合成谓语”的名与实第五篇 汉语“复杂谓语”的构成问题一、谓语复杂性的表现二、对复杂谓语的不同看法三、复杂谓语的含义四、“前动后形”也是复杂谓语第六篇 汉语宾语和补语的区别问题一、宾语和补语的含义二、对宾语的不同看法三、对补语的不同看法四、宾语的类型五、述语与补语的结合关系六、补语的类型第七篇 汉语定语和状语的区别问题一、定语与状语有区别二、定语与状语名称的形成三、修饰语与中心语的联系四、定语与助词“的五、状语与助词“地第八篇 汉语系词的性质问题一、“是”在句子中的作用二、对“是”处理的不同办法三、“是”是判断动词四、“是”是特殊的动词第九篇 汉语数词与数字的关系问题一、数词的小类二、“数字”与“数词”的对应三、对数词的不同看法四、数词的语法特点五、数词结构第十篇 汉语量词的发展与归类问题一、是名词还是量词二、对量词的不同看法三、汉语量词的兴起与发展四、量词的语法特点第十一篇 汉语代词的替代作用问题一、代词的名称二、代词能不能成为一种独立的词类三、代词是虚词还是实词四、代词的归类五、代词内部的小类第十二篇 汉语介词和连词的界限问题一、介词与动词的区别二、介词、副词与动词三、介词与连词的区别四、划分连词和介词界限的困难第十三篇 汉语助词的归类问题一、各家对助词的分类二、助词与副词的区别三、助词与副词的句法功能四、助词“的”的归类五、助词“得”的归类六、助词“所”的归类第十四篇 汉语的特殊句式问题一、何谓独词句二、独词句与简略句的区别三、句子的“简略”四、紧缩句五、“把”字句和“处置式”六、“被”字句七、“存现句第十五篇 汉语句法分析的方法问题一、句法分析的出发点二、中心词分析法三、层次分析法四、线性句型分析法五、句型转换法第十六篇 汉语“主谓谓语句”的构成问题一、“主谓谓语句”是否存在二、句法功能决定“主谓谓语句”成立的资格三、少数民族语言中的“类主谓谓语句”四、主谓谓语句中主语与谓语的接缝五、语言接触中汉语的强劲活力第十七篇 汉语“比喻性套式”的分析问题一、究竟谁是“儿子”二、比喻性“远距离搭配套式”三、比喻性套式中的比喻者和被比喻者第十八篇 汉语“兼语式谓语”与“主谓式宾语的区别问题”一、在形式上极为相似的两种结构二、区分两种结构应依据的标准三、从“语音停顿”来看四、从“嵌入成分”来看五、从“形式转换”来看六、结构性质的区分要兼顾形式与语义

节选

《汉苗语法教学札记》涉及汉语语法和苗语语法的28个专题,基本内容是将有关学者的观点、方法、结论加以综合比较,希望通过教学实践,使教学对象能够知晓每一个问题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已经有哪些处理的办法?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了?还存在什么样的困难?还有哪些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在汉语语法问题方面,《汉苗语法教学札记》所引用的材料都是众多学者的现成材料,所做的论述是众多学者的现成论述,我只是做了一些“穿针引线”的工作,并没有多少超越的东西,充其量只能算起一点帮助教学对象读书的作用。在苗语语法方面,则都是我个人调查研究的一些体会,是从如何建立苗语语法学体系的角度来考虑的。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汉苗语法教学札记》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50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