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周爱萍 公共事务学院
页数:244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6159065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出现了大量的自由流动资源和自由活动空间。社会组织充分利用这一机遇,发展势头迅猛,开始广泛活跃于政府、私人领域(家庭)、企业之间,在各个领域发挥了组织的突出作用,得到越来越多人的信任。本书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以绿眼睛环保组织作为个案,主要运用参与观察法、文献法、深度访谈法收集资料。通过对组织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事件和活动进行分析来探讨组织与其他主体的互动情况。
作者简介
周爱萍,福建江夏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副教授,法学博士学位(社会学专业)。主要从事社会组织与地方治理领域的研究,在各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近30篇。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先行性研究述评
第三节 相关说明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思路
节 研究个案简介
第二节 研究问题提出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思路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绿眼睛创建的宏观背景与现实环境
节 需求与空间:绿眼睛创建的宏观背景
第二节 创新与实践:绿眼睛建立的现实环境
第三节 绿眼睛合法性的获得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绿眼睛组织与政府部门的互动
节 政府部门与绿眼睛组织的互动行为分析
第二节 绿眼睛与政府部门的互动关系
第三节 绿眼睛的自我调适:组织与政府互动的策略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绿眼睛与媒体的互动
节 绿眼睛与媒体的互动行为
第二节 绿眼睛与媒体的互动关系
第三节 绿眼睛的自我调适:组织与媒体的互动策略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绿眼睛与社会公众的互动
节 绿眼睛与社会公众的互动行为
第二节 绿眼睛与社会公众的互动关系
第三节 绿眼睛的自我调适:组织与社会公众的互动策略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节 绿眼睛环保组织的建立:宏观大背景与现实环境的推动力量
第二节 绿眼睛环保组织的资源输入与对其他主体依赖的显现
第三节 民间社会组织运作的困境:社会组织发展中的启示
第四节 讨论与展望:从绿眼睛的资源获取看我国社会组织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绿眼睛章程(2008)
附录三 温州市绿眼睛生态保护中心章程(2012)
附录四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附录五 关于绿眼睛环保组织的相关文献资料
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先行性研究述评
第三节 相关说明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思路
节 研究个案简介
第二节 研究问题提出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思路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绿眼睛创建的宏观背景与现实环境
节 需求与空间:绿眼睛创建的宏观背景
第二节 创新与实践:绿眼睛建立的现实环境
第三节 绿眼睛合法性的获得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绿眼睛组织与政府部门的互动
节 政府部门与绿眼睛组织的互动行为分析
第二节 绿眼睛与政府部门的互动关系
第三节 绿眼睛的自我调适:组织与政府互动的策略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绿眼睛与媒体的互动
节 绿眼睛与媒体的互动行为
第二节 绿眼睛与媒体的互动关系
第三节 绿眼睛的自我调适:组织与媒体的互动策略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绿眼睛与社会公众的互动
节 绿眼睛与社会公众的互动行为
第二节 绿眼睛与社会公众的互动关系
第三节 绿眼睛的自我调适:组织与社会公众的互动策略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节 绿眼睛环保组织的建立:宏观大背景与现实环境的推动力量
第二节 绿眼睛环保组织的资源输入与对其他主体依赖的显现
第三节 民间社会组织运作的困境:社会组织发展中的启示
第四节 讨论与展望:从绿眼睛的资源获取看我国社会组织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绿眼睛章程(2008)
附录三 温州市绿眼睛生态保护中心章程(2012)
附录四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附录五 关于绿眼睛环保组织的相关文献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