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增光 等
页数:187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20510711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奠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展现出人类文明发展的光明前景。
在现代化过程中,人类的存在方式、交往方式和社会系统等方面都受到现代化的深刻影响。现代化问题从宏观来说,包括如何处理与自然、科技、宗教、传统文化、人自身以及主体间关系等。
本系列丛书,尝试通过诸学科联合相互交叉的方式,建构起对于现代化问题的全面解读和辨析,形成系统的具有实践意义的有机理论体系,针对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哲学问题给予回应,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时代话语体系。
丛书从理论架构、技术可行性、实践逻辑等多个角度,梳理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会遭遇的普遍性问题,从思路、手段、途径和方法等方面提出可行性的应对方案。最终目的是解决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攻克的诸多难题,旨在提升中国道路的世界影响力,以满足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要。
本书从现代视角观照中国哲学,认为如果书写中国哲学史,那么,无论采取启蒙哲学话语范式,还是采取唯物唯心两军对战的范式,都在很大程度上遗忘了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和主体追求。因此提出,中国哲学具有鲜明的特点,即历史性特点、经典性特点和批判性特点。中国哲学需要在历史中重新确立其主体身份,在经典研讨中激活源头活水,在批判性反思中重构自身。若不能深切把握这三个特点,就无异于失却了自我。全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中国哲学的反思与走向、中国哲学与现代社会、中国哲学与生态文明。其关注的问题都是全球现代化进程中的普遍性问题,如哲学的主体性与普遍性、公民教育、启蒙、权力、生态伦理、气候变化等,都是持久不衰的话题,既具有理论性质又富于现实意义。而通过对它们的认真探讨,可以充分体现中国哲学之于现代社会、现代世界的“鉴照”。
本书特色
本书从现代视角观照中国哲学,认为如果书写中国哲学史,那么,无论采取启蒙哲学话语范式,还是采取唯物唯心两军对战的范式,都在很大程度上遗忘了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和主体追求。因此提出,中国哲学具有鲜明的特点,即历史性特点、经典性特点和批判性特点。中国哲学需要在历史中重新确立其主体身份,在经典研讨中激活源头活水,在批判性反思中重构自身。若不能深切把握这三个特点,就无异于失却了自我。全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中国哲学的反思与走向、中国哲学与现代社会、中国哲学与生态文明。其关注的问题都是 现代化进程中的普遍性问题,如哲学的主体性与普遍性、公民教育、启蒙、权力、生态伦理、气候变化等,都是持久不衰的话题,既具有理论性质又富于现实意义。而通过对它们的认真探讨,可以充分体现中国哲学之于现代社会、现代世界的“鉴照”。
目录
前言∥001
第一编
中国哲学的反思与未来走向
第一章为道屡迁,唯变所适:百年中国哲学的反思∥002
一、照着讲∥002
二、接着讲∥006
三、对着讲∥012
四、自己讲∥018
第二章汉语哲学如何可能?∥023
一、汉语哲学的目标所系∥023
二、汉语哲学与中国哲学的当代转向∥028
第二编
中国哲学与现代社会
第三章儒家思想与现代公民道德教育困境的反思∥03
一、公民道德教育地位困境∥033
二、公民道德教育理论的困境∥0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