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施慧洪
页数:174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0960764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简介
《我国金融电子化自主创新对策研究》研究了电子金融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规范机制、融资机制等一系列影响因素,以及创新战略、技术创新体系、电子金融技术能力等复杂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了提高我国电子金融自主创新能力的中长期对策建议。 金融是“不可不察”的“国之利器”,而电子金融则是这个“国之利器”的当代实现形式。电子金融是金融制度、金融技术、金融管理的结合体,对于提高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辅助实现我国金融现代化具有战略意义。在终端应用层面,我国已经具有一定的优势.如中国工商银行的个人网银产品;在源头技术层面,我国基础软件、高端硬件依赖国外,金融安全的独立性存在隐患。这样,通过自主创新来克服目前制约我国电子金融发展的深层次困难.就显得很有意义。
作者简介
施慧洪,1972年11月出生。工学学士(计算机专业),经济学硕士(金融方向),管理学博士。1993年于中国人民银行从事电子金融开发与维护,2001年后专注于电子金融研究。现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从事电子金融等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电子金融分会百人专家团成员之一。先后参编参著著作7部,于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2006年主持北京市“十一五”社科规划项目“电子金融业自主创新与成长路径问题研究”。
本书特色
《我国金融电子化自主创新对策研究》研究了电子金融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规范机制、融资机制等一系列影响因素,以及创新战略、技术创新体系、电子金融技术能力等复杂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了提高我国电子金融自主创新能力的中长期对策建议。金融是“不可不察”的“国之利器”,而电子金融则是这个“国之利器”的当代实现形式。电子金融是金融制度、金融技术、金融管理的结合体,对于提高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辅助实现我国金融现代化具有战略意义。在终端应用层面,我国已经具有一定的优势.如中国工商银行的个人网银产品;在源头技术层面,我国基础软件、高端硬件依赖国外,金融安全的独立性存在隐患。这样,通过自主创新来克服目前制约我国电子金融发展的深层次困难.就显得很有意义。
目录
节选
《我国金融电子化自主创新对策研究》主要研究电子金融自主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了促进电子金融自主创新的中长期对策建议,从而提高我国电子金融的自主创新能力。《我国金融电子化自主创新对策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①由于电子金融自主创新是计算机技术、金融业务、金融企业管理、金融制度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更好地研究电子金融自主创新的影响因素,就必然要结合相应的技术、业务、管理进行交叉学科研究。这是《我国金融电子化自主创新对策研究》研究方法的显著特点。②技术创新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主要对各种创新形式如市场创新、组织创新、创新战略等展开研究,而创新管理学则对技术创新体系、技术能力、创新组织等展开研究。本研究的分析框架是在综合技术创新学、创新管理学、金融学、计算机等学科的基础上提出来的。③数理分析。《我国金融电子化自主创新对策研究》对电子金融自主创新的现状、影响因素等展开调研,利用统计结果进行数理分析,得出了许多有益的结论。④中外电子金融自主创新影响因素排序的比较研究。通过比较研究,找出中外电子金融自主创新制度方面的差距。发现了我们的不足,就可以更好地提出对策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