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黄常开
页数:274
出版社:南方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4912659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黄常开继《传播力》之后又一聚焦南方报业媒体融合实践的力作,全书以漫论的方式展开,总结性地提出了“旧业与新业”“饭碗与舞台”“事业与人才”“主业与产业”“内容与技术”“除弊与革新”“管理与建设”“大生态与小生态”八组辩证关系,将近年来南方报业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进程中平台建设、队伍培养、多元经营、体制机制革新等情况娓娓道来,展现了作者作为南方报业一把手在媒体融合发展、新型主流媒体建设、人才观、经营路径选择、智媒云技术、体制机制改革、传播使命、集团媒体发展等层面的新思考、新探索。附录部分还收录了作者黄常开关于媒体融合的四篇高质量论文。
全书视野新,站位高,言简意赅、深入浅出、生动易读,有实践总结,也有理论思考,具有较强的理论穿透力、业务指导性和行业前瞻性。
作者简介
黄常开,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社长,高级记者,中国记协副主席。多篇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和广东新闻奖一等奖。先后入选“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022年获第十七届长江韬奋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著有《传播力——南方报业媒体融合实践》一书。
本书特色
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南方报业社长黄常开最新力作
八大关系详解南方报业融合实践之路
从业务的流淌中,思考传媒格局变革的时代之问
在集体的智慧里,寻解媒体融合发展的必答之题
平常之观点,道出传统媒体融合转型战法
正常之见识,蕴含传媒集团管理革新良策
媒体融合背景下,地方党报如何平衡旧业与新业、饭碗与舞台、事业与人才、主业与产业、内容与技术、除弊与革新、管理与建设、大生态与小生态?答案尽在本书中。
本书作者黄常开系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社长,高级记者,中国记协副主席,多篇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和广东新闻奖一等奖,2022年获第十七届长江韬奋奖。他以鲜活生动的笔调和漫谈式的文风,阐述了近年来南方报业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理念、做法、成效和经验,既切合国家“媒体融合”战略需要,又是独具南方特色的实践之路,既有可供借鉴的实践价值,亦有更深一层的理论启发意义,可供业内、学界作为学习研究之参考。
目录
媒体改革要切实回答好“四问”
办媒体一味守着报纸肯定不行
自警不要成了“末代总编辑”
生存是转型的内驱力
转型不是转行
没有传播力就没有一切
“此消彼长”还是“此长彼长”?
旧业还在,新业初成
媒体融合发展要做到“八个坚持”
二 饭碗与舞台
“造船”还是“借船”?
构建媒体融合新生态
融合之策:内容、技术、经营三个一体化
转型之路:移动化、平台化、可视化、智慧化
支撑之基:体制机制改革与南方名记培养
专业生产与开放生产,相得益彰
五个南方+:没必要去另建一套五脏俱全的体系
是“南方+”+,不是+“南方+”
内容的五字方针:多快新近实
南方+要出什么圈?
只有“下沉”才能基业长青
建设新型主流媒体要抱持“长期主义”
不是所有客户端都能成为主流媒体
做好几个“端出”
三 事业与人才
南方报业最珍贵的资产:人才和传播力
既论功行赏,也论资排辈
南方名记培育工程的三方面考虑
名记是“三优”建设的先锋队
南方名记培育工程的三个突破
名记不是评出来的,是打出来的
一人一策、因人施策
总编辑挂帅名记服务组
充分信任名记、热情关心名记、严格要求名记
南方名记培育工程的“三个探路”
名记要成为怎样的人?
身内之物、身外之物、身上之物
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
人物、人才、人手
构建三个体系
努力工作、主动工作、创造性工作
建设和“吃饭”并重
过好几个“日子”
四 主业与产业
轻忽媒体业务无异于舍本逐末
压力再大也要在主业上坚持高投入
不仅靠主业活着,还要活好
我们是报业集团,而非物业集团、房地产集团
听起来激动,做起来难弄
把媒体办好,是对经营工作的最大支持
区县的长尾市场是一盘大生意
从围绕“一张纸”到围绕“线上线下”展开经营
活下去、活得好要做好这些工作
三个“要效益”
“只要内容貌美如花,经营就能赚钱养家”引起共鸣
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产业
五 内容与技术
技术支撑力是传播力的一部分
技术和内容同为新媒体发展的两轮
技术一体化支撑的五个核心理念
技术平台不能受制于人
自主可控不等于从零开始
培养“最懂业务的技术人员”和“最懂技术的采编人员”
功能性指标解决“有和无”,技术性指标解决“有和优”
媒体不是科学院、研究所,技术不必太超前
首先做好支撑,其次才是赋能
既要“一统江湖”,又要“内外兼修”
坚持技术“四个一”
技术要甘于做“幕后英雄”
六 除弊与革新
义无反顾往前走
南方+上线,变革的契机
从体制机制和人才上破局
每季度召开南方+建设推进会
南方日报采访部就是南方+采访部
强化“南方+是大家的”的理念
报网端音视频部使短视频生产“量质齐升”
报刊网端理论评论部唱响“南方声音”
报网端版权工作部构筑版权生态运维闭环
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
精准定位,报网端“分工不分家”
算大账不算小账,节成本就是为了扶持新媒体
从激励“移动优先”到实施“协议薪酬”
七 管理与建设
让管住管好从“两难”变“两全”
四个管理:阵地、导向、内容、队伍管理
三个全覆盖:阵地、把关和人员全面覆盖
三平:政治平安、导向平稳、舆情平静
不出错、不出事、不出问题
安全是1,其他工作是后面的
重在落实落细落小,不能凌空蹈虚
值班要人到、心到
不碰天线,不触底线,不冲红线
管得住是为了腾出更多精力来出新出彩
舆情研究部:导向安全和舆情安全的守夜人
八 大生态与小生态
融合转型的方向和方法
气质相近、逻辑相洽的媒体相融
融合的几种方式
作为最早一批网络“原住民”,南方网已突围
除了盈利路径,南方网更要找到商业模式
南农这支“最懂’三农’的团队”很拼
南农身处高位,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用优质内容擦亮金字招牌,南周还要持续给力
四大能力养成,南都已有生存之道
南都千难万难也得建好自主平台
六条经验要坚持发扬
“17个抓”,建设新型主流媒体要持之以恒
附录
传播力重建,融合转型转出新格局
南方名记培育工程的“三个探路”意义
建设高水平新型主流媒体要抱持“长期主义”
加快实施“下沉策略” 建设覆盖广泛、基业长青的新型主流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