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博
页数:216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2073525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小说体医学科普书,作者结合自己十几年的行医经验,用讲故事的方式回答了人们在就医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疑问。或是对自身病情的疑惑,或是对医生诊断方式的不解,作者在书中都一一做了梳理,以中西医结合循证医学的理论为支撑,深入浅出地对就医者进行疏导,同时也从医者的角度说出了“行色匆匆”的医者来不及讲的话,希冀有助于缓解日常生活中医患之间的矛盾。
作者简介
李博 (笔名甫寸)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市中医药研究所主任医师。第五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人。以“不药而疗人之疾”作为诊疗宗旨,擅长用中医经典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便秘、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等,尤其是消化与妇科共病状态。10年间撰写出版小说体科普畅销书《胃靠养肠靠清》系列、《调好肠胃百病消》以及中西医专业书籍5部,深受业内及患者好评。
相关资料
李博医生勤于思考和撰写,把中医学的科学和人文融合在了字里行间,对任何一位医者和患者都有很大的启发,推荐阅读和思考。
刘清泉 主任医师、博导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
李博医生把中西医诊疗场景中的故事循证化,兼顾循证叙事化,达到了当代中西医叙事循证交互融合、阴阳平衡。
商洪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常务副院长
诊室里总是来不及说更多的话,遗憾之余,李博医生有心记录了这一切,并在工作之余写出来,是让我们欣慰和感慨的一件事情。无论医生还是患者,都推荐阅读和思考。
李萍 北京市中医药研究所副所长、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倡导者
本书以诙谐幽默的文字娓娓道出自己与患者间的诊疗故事,生动地呈现自己践行医患共建的决心与热情。
汪红兵 北京市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主任委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李博大夫的书告诉大家一个朴素的道理,疾病的背后不只是器官,组织发生病理变化的躯体故事,更是人生遭逢苦难的心灵故事。
王一方 教授 北京大学医学部
本书堪称平行病历叙事的典范之作,潜心阅读有助于医者职业成长。
杨晓霖 南方医科大学教授、 生命健康叙事分享中心创始人
读懂李医生不及当面叙说的心里话,无论接诊还是求医,漫漫人生路,理当多一份沉着和从容。
邵卫东 中华预防医学会叙事医学分会秘书长
本书特色
医生面若冰霜,患者心急如焚,医患间如何双向奔赴?
1.看病只用三分钟,为什么?
2.为什么是你生病?
3.中医脉诊缘何“神奇”?
4.忌口,忽略还是重视?
5.医生为什么会误诊?
6.医患之间应该如何相处?
本书讲述了李博医生从医20多年间与患者之间所发生的普普通通的故事,有矛盾,有理解,有怀疑,有信任,有欢笑,有泪滴,有相聚的喜悦,也有分离的不舍,有同胞的温暖,也有国际友人的支持,字里行间充满了医学冷静却温情的关怀。围绕医患关系这一医学人文热点话题,作者从隔阂、诊疗、中医西医、交流、信任、共识等方面,将那些诊室里来不及说的话通过一个个小故事讲述出来,希望能够有助于消弭医患矛盾,增进医患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双方有效沟通,通过医患共建共度漫长的诊疗过程,以期达到最佳诊疗效果。
目录
序 共同谱写医患共建的故事
1.隔阂
看病只用3分钟,为什么?
候诊3小时,诊疗3分钟……患者的心思,医生懂。
你当诊疗是儿戏?
从简单到复杂,患者的关注医生也许不懂,医生的思维方式患者也不懂。不要碰触医生的禁区和底线,医生也有不开心的抗拒。
妇科的男大夫
非医疗界对于异性诊疗争议比较大,而实际上,对于医生来说,这并非是一个专业的问题,其实无非是性别差异带来的“不便”。
不想做胃镜那些事
隔阂从哪里来,误解从哪里来,消除它们,让信息对等,我们需要做出努力。
2.诊疗
不药而疗人之疾,上之上者也
与《孙子兵法》所尚“不战而屈人之兵”一样,诊疗是为了让疾病痊愈,医生如果能不用药就让人恢复健康,也是一件最好的事情。
为什么是你生病?
疾病的治疗不是单靠吃药的。
诊疗的方式很重要
让患者了解疾病的诊疗过程、疾病诊疗的复杂性和颠覆性,以及医生的综合判断,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名医”男主角的道具——没有疗效的处方
有时,需要医生需要做一个配合患者或者患者家属的好演员。
差一点儿误诊
医生和患者都有惯性,摆脱惯性才能寻找疾病真相。
看不懂的诊断书
诊断是联系医生和患者的一条重要纽带,是双方都关注的一个焦点。不同的诊断,可能带来不同角度的思考,诊断的层次不同,也是一道选择题,这需要机缘。
八卦的医生和听话的患者
一不瞒父母,二不瞒大夫。
这是人生的信条,也是我们讲真话的底线。
3.中医,西医
中医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中医的基础理论是阴阳和五行。
“神奇的”中医脉诊
无论中医、西医,诊断都是一个经过综合分析后,不断做选择题的过程。
4.交流
信息传递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传递信息是交流的目的之一,信息传递得准且有温度,将有助于患者调节身心。
忌口,忽略还是重视?
忌口是医患交流的重要环节,需要双方在意,但也不能过于在意。
再谈忌口
忌口是医患间最容易链接生活信息的话题。患者认真地告诉你的医生你最喜欢吃的食物和烹饪方式;医生认真地告诉你的患者,哪些是可以的,哪些是不行的。
5. 信任
谈谈医闹
信任是海,让我们在深邃的思考背后,体悟医患密切配合的力量。
给医生讲课的患者
患者需要遵从医生的引导,医生也要倾听患者的心声,信任是相互的。
双重身份的挣扎
要么别找我,找我就信任我。你若信任无隙,我必尽心竭力。
6.共识
冬(残)奥村里的中医国际诊疗
每个人的想法确实不同,生活习惯也不同,对事物的看法更不同,然而,在冬(残)奥村集体中,求同存异是我们达成的共识。
彳亍在信任之间
医患是一个永久的话题。坐在你的面前,窗外云卷云舒,笑谈过往云烟,看远方,彼此在你我的心间。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