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乃梁、郝志斌
页数:320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6893958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丛书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虚拟经济运行安全法律保障研究”(批准号:14ZDB148)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总结并提炼出了破解课题的全新思路——“虚拟经济有限发展法学理论”,并以此为中心,从虚拟经济运行安全法律研究总论、虚拟经济运行安全法律基础理论研究、虚拟经济运行安全法律观念探新、虚拟经济运行安全立法回应等四个板块,系统地研究论证了我国应如何从法律制度建设层面来确保虚拟经济的安全发展。本书立足我国与世界金融市场未来发展的关键要素,对经济危机中的中国立法变迁、虚拟经济风险的中国应对进行分析,揭示虚拟经济立法必须走向“有限发展法学理论”的社会根源。
作者简介
刘乃梁,重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理事,重庆大学虚拟经济法治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郝志斌,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后,重庆大学虚拟经济法治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目录
引言 经济危机与虚拟经济立法的逻辑展开
一、经济危机:样本选择与史实概览
(一)样本选择依据
(二)经济危机史实概览
二、金融与法律:经济危机中的问题表征
(一)金融危机逐渐成为经济危机的重要表现形式
(二)金融过度发展是经济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
(三)法律失灵是虚拟经济过度的关键原因
三、过度虚拟经济现象的警惕与法治对策
(一)过度虚拟经济的成因与风险
(二)过度虚拟经济的基本表现
(三)化解过度虚拟经济的法治对策
第一章 “大萧条”——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一、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
(一)“黄金十年”: 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
(二)“大萧条”前美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
(三)自由主义思潮下的美国社会
二、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成因
(一)“大萧条”爆发的一般成因
(二)关于“大萧条”成因的经济学论战
(三)关于“大萧条”成因的法学检讨
三、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演进
(一)“大萧条”的爆发
(二)“大萧条”的救济
(三)“大萧条”下的中国社会
四、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治理
(一)“大萧条”危机前期胡佛政府治理的一般评价
(二)凯恩斯主义下罗斯福新政的立法变迁
(三)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下的“大萧条” 治理
五、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经验与教训
(一) 干预: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与法律功能
(二)虚拟经济有限发展:风险导向下的监管设计
(三)中央银行:独立性及其货币政策的合理性
第二章 亚洲金融风暴——20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
一、亚洲金融危机的生成背景:从“实体振兴”到“虚拟 ”
(一)亚洲 的发达 :日本
(二)崛起的新势力:亚洲四小龙
(三)东南亚 经济发展审视:亚洲四小虎
二、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
(一)经济原因:过度追求经济发展而丧失制度理性
(二) 环境原因: 金融市场风险的防御失位
(三)政治原因:未能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权力保障
(四)法律成因:监管体系缺失与风险防范能力不足
三、亚洲金融危机的演进
(一)危机的爆发:从泰国到整个亚洲
(二)危机的发展:救助博弈
(三)危机的尾声: 游资抵御战
四、亚洲金融危机的治理
(一)金融市场体系改良与金融立法完善
(二)政府干预职能升级与配套制度完善
一、经济危机:样本选择与史实概览
(一)样本选择依据
(二)经济危机史实概览
二、金融与法律:经济危机中的问题表征
(一)金融危机逐渐成为经济危机的重要表现形式
(二)金融过度发展是经济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
(三)法律失灵是虚拟经济过度的关键原因
三、过度虚拟经济现象的警惕与法治对策
(一)过度虚拟经济的成因与风险
(二)过度虚拟经济的基本表现
(三)化解过度虚拟经济的法治对策
第一章 “大萧条”——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一、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
(一)“黄金十年”: 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
(二)“大萧条”前美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
(三)自由主义思潮下的美国社会
二、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成因
(一)“大萧条”爆发的一般成因
(二)关于“大萧条”成因的经济学论战
(三)关于“大萧条”成因的法学检讨
三、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演进
(一)“大萧条”的爆发
(二)“大萧条”的救济
(三)“大萧条”下的中国社会
四、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治理
(一)“大萧条”危机前期胡佛政府治理的一般评价
(二)凯恩斯主义下罗斯福新政的立法变迁
(三)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下的“大萧条” 治理
五、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经验与教训
(一) 干预: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与法律功能
(二)虚拟经济有限发展:风险导向下的监管设计
(三)中央银行:独立性及其货币政策的合理性
第二章 亚洲金融风暴——20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
一、亚洲金融危机的生成背景:从“实体振兴”到“虚拟 ”
(一)亚洲 的发达 :日本
(二)崛起的新势力:亚洲四小龙
(三)东南亚 经济发展审视:亚洲四小虎
二、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
(一)经济原因:过度追求经济发展而丧失制度理性
(二) 环境原因: 金融市场风险的防御失位
(三)政治原因:未能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权力保障
(四)法律成因:监管体系缺失与风险防范能力不足
三、亚洲金融危机的演进
(一)危机的爆发:从泰国到整个亚洲
(二)危机的发展:救助博弈
(三)危机的尾声: 游资抵御战
四、亚洲金融危机的治理
(一)金融市场体系改良与金融立法完善
(二)政府干预职能升级与配套制度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