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姜奇平著
页数:522
出版社:中国财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0477868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研究从重新提出经济基本问题入手分析数字经济学与工业经济学的不同,将经济学基本问题,从工业时代的“数量-价格”的均衡与很优,拓展为数字时代的“品种-数量-价格”的均衡与很优,从而将差异化、多样化、异质性纳入均衡的核心。使质量、创新与体验由工业时代的边缘问题,发展为数字经济的核心问题。将数字经济与工业经济的核心区别,概括为异质接近竞争与同质接近竞争的区别,改变了经济学以同质接近竞争为核心的体系。全书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不同层次,对均衡理论、需求理论和供给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数理分析。初级解释,以现有垄断竞争理论在差异化层面分析数字经济的均衡逻辑;中级解释,基于内生品种的D-S模型在多样化层面分析数字经济的均衡逻辑;高级解释,基于“品种-数量-价格”广义均衡理论在异质性层面分析数字经济的均衡逻辑。研究得出拉姆齐定价为数字经济广义很优的结论。
作者简介
姜奇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信息化与网络经济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互联网周刊》主编。
兼任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监管信息化专家组专家、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市场监管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管理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互联网协会高级专家委员、数字论坛成员、信息社会50人论坛轮值主席。
在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初期,作为“网络文化丛书”的作者,姜奇平是推动互联网在中国起步的最早的启蒙者之一,也是中国互联网经济理论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由此被《硅谷时代》评为“带领我们走向数字时代的20位中国人”之一。中国互联网发展进入创新时代,他再一次领导潮流,2000年与胡泳联合创办了互联网网络学及商务管理模式为研究重点的互联网经济与发展中心。姜奇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信息化与网络经济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互联网周刊》主编。
兼任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监管信息化专家组专家、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市场监管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管理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互联网协会高级专家委员、数字论坛成员、信息社会50人论坛轮值主席。
在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初期,作为“网络文化丛书”的作者,姜奇平是推动互联网在中国起步的最早的启蒙者之一,也是中国互联网经济理论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由此被《硅谷时代》评为“带领我们走向数字时代的20位中国人”之一。中国互联网发展进入创新时代,他再一次领导潮流,2000年与胡泳联合创办了互联网网络学及商务管理模式为研究重点的互联网经济与发展中心。
2006年,获中国信息协会中国信息化论文一等奖;2008年,获中国信息经济学会论文一等奖;2009年,获中国电子商务十年发展特殊贡献奖,入选中国互联网十位启蒙人物;2011年,著作入选中国信息协会中国信息化十大专著。著有《新文明论概略》(上下卷)、《浮现中的数字经济》《体验经济:来自变革前沿的报告》《信息化与网络经济:基于均衡的效率与效能分析》《和谐社会与信息化战略》《3%》《网络经济:内生结构的复杂性经济学分析》《分享经济:垄断竞争政治学》《后现代经济:网络时代的个性化和多元化》《海尔管理学:原则与框架》《海尔管理学:理论与解释》等二十余部著作,发表几十篇论文。
本书特色
数字经济学系列丛书共6卷,分别从管理经济、宏观经济、微观经济、技术经济、制度经济、产业经济六个方面对数字经济学进行了全面、系统、专业的梳理和阐释。本书为数字经济学系列丛书的第三本。本书从微观经济学出发,分析数字经济学与工业经济学的不同。作者团队长期致力于数字经济前端,研究成果丰富且具有世界引领性,因此,本书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较高的学术价值。
目录
01数字经济学的基本经济问题2
02数字经济学的基本框架性问题7
021总的方法论7
022数理框架的调整10
023关键技术难点16
03数字经济的核心特征19
031对数字经济的总体直觉19
032数字经济的10个微观经济学基本命题22
篇均衡论29
1初级解释31
11供求均衡的基本命题31
111数字经济以差异化均衡为 31
112数字经济的均衡点35
12均衡39
121均衡价格的决定39
122差异化均衡与无差异均衡的比较41
13对均衡的历史分析45
2中级解释48
21引论:对经济学基本问题的修正50
211对经济学基本问题的重新表述50
212生产力内部的专业化与多样化矛盾52
213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变的生产方式动因55
214内生品种:D-S模型的理论贡献58
215D-S模型均衡与 基本研究思路69
22多样化均衡:供求曲线75
221均衡价格:固定成本条件与双需求曲线的结合75
222均衡产出76
223“市场能够做到 歧视定价”82
224长期均衡中的进入:品种数的确定83
23 产品多样化85
231 分析87
232有约束的 88
233无约束的 92
24均衡定义中的范围经济与报酬递增102
241范围经济:与D-S模型相反的结论103
242对鲍莫尔范围经济均衡方法的透视104
243品种多样化经济与范围经济的界定107
244基于品种的范围报酬递增114
3 解释116
31广义均衡的预备框架120
311品种的异质性定义120
312品种的实证计量132
313“品种—价格”均衡坐标的建立140
314“品种—价格”均衡模型146
32广义均衡框架的建立165
321重新发现张伯伦166
322品种是重要的175
33广义均衡187
331广义均衡的基本概念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