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沙培宁,柴纯青
页数:260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0417230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学校管理者要过一种研究的生活:研究自己,体悟生命的自觉,研究教师,帮助他们诗意地栖居在敦育大地上,研究学生,老老实实“把学生当学生”、“研究教学”、“常听课”、“会评课”,研究管理,把正确的事做正确。
《学校管理者的五堂必修课》针对学校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难题,精选了《中小学管理》创刊25年来的精彩文章。这些文章集中了管理专家及校长们的成功经验和有效策略,帮助读者思考什么是好的学校管理。
本书特色
★成功的校长要把做好这三件事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一要管理现状,就是要有维持力;二是发现问题,就是要有颠覆力;三要开创未来,就是要有创造力。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陶西平
★什么是好的学校制度?那就是有魂魄、能够把主流价值观渗透其中的制度。什么是不好的学校制度?那就是魂不附体或魂不守舍的制度。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政涛
★教育既是难事,又是大事。学校教育既要“作于易”,简单好实践;又要“作于细”,细节能致远。
——广东省深圳市清林小学校长,杨勇
★对于校长,指挥团队“做正确的事”比教育部下“正确地做事”更重要,“想事”比“管事”更重要,“管事”比“做事”更重要。校长就是要“出好主意用好人”,而不是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不放手”、“不放心”最后必然导致既无可用之人,又无可信之人,形成恶性循环。
——江苏省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
目录
第一堂课成就自己
校长要做三件事(陶西平)
校长今天应该怎样学习(叶澜)
校长如何实现价值领导力(李政涛)
我的关键成功要素(李希真)
法家.儒家.道家(卢志文)
做“大气”的管理者(沙培宁)
校长如何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田中岳)
提升校长思维品质的思维工具(李雯)
校长如何成为时间管理的高手?(成彦明)
第二堂课读懂教师
特级教师是这样炼成的(王崧舟
挖掘教师王作中激动人心的力量(汤丰林)
我是如何领衔名师工作室的?(吴举宏
项目研究:从我们的“痛”开始(戒国军)
以问题研究促专业成长(顾秋红)
如何把握教师培养中的“度”?(曹进)
教师减负的对策(冯大鸣)
“教师执行校长”制度:科层管理的反转型改造(蓝继红范思明)
学校在教师管理中应注意的法律问题(李开发)
第三堂课研究学生
我们真正了解学生吗?(陈艳)
老老实实“把学生当学生”(叶翠微)
所谓学生(魏智渊)
学生研究:唤醒校园里沉睡的数据(李希贵)
研究“笨”学生(刘晓晴)
唤醒学生沉睡的悲悯心(张丽钧)
如何奖励学生效果更好?(王俊)
用“道德两难法”提升学生道德判断力(鲁明)
我被“差生”问住了(周瑾)
学生社团建设的六个“不怕”(娄小明)
第四堂课领导教学
校长如何更专业地听课?(李晶)
学校教学领导如何观课、评课?(程红兵)
引桥课程:为学生有效学习搭桥(赵桂霞)
我们这样做课题研究(施国柱)
我的“自主作业”实验(陈钱林)
“零作业批改”的实践与思考(李涛)
作业诊断系统:凸显对学生作业的个性化研究(陈立华)
第五堂课创意管理
什么管理?(魏书生)
我们这样开会(陈钱林)
文化·21克(孙金1)
“空降校长”如何马到成功?(刘慧赵作银)
清林小学的六个教育细节(杨勇)
让校长室成为离学生心灵最近的地方(尚海涛)
用信息技术解安防难题(林业)
从“南塘十三条”看学校的议事制度(孙刚)
学校危机信息公开策略(朱科蓉)
媒体沟通:学校管理者的必修课(曾国华)
后记
校长要做三件事(陶西平)
校长今天应该怎样学习(叶澜)
校长如何实现价值领导力(李政涛)
我的关键成功要素(李希真)
法家.儒家.道家(卢志文)
做“大气”的管理者(沙培宁)
校长如何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田中岳)
提升校长思维品质的思维工具(李雯)
校长如何成为时间管理的高手?(成彦明)
第二堂课读懂教师
特级教师是这样炼成的(王崧舟
挖掘教师王作中激动人心的力量(汤丰林)
我是如何领衔名师工作室的?(吴举宏
项目研究:从我们的“痛”开始(戒国军)
以问题研究促专业成长(顾秋红)
如何把握教师培养中的“度”?(曹进)
教师减负的对策(冯大鸣)
“教师执行校长”制度:科层管理的反转型改造(蓝继红范思明)
学校在教师管理中应注意的法律问题(李开发)
第三堂课研究学生
我们真正了解学生吗?(陈艳)
老老实实“把学生当学生”(叶翠微)
所谓学生(魏智渊)
学生研究:唤醒校园里沉睡的数据(李希贵)
研究“笨”学生(刘晓晴)
唤醒学生沉睡的悲悯心(张丽钧)
如何奖励学生效果更好?(王俊)
用“道德两难法”提升学生道德判断力(鲁明)
我被“差生”问住了(周瑾)
学生社团建设的六个“不怕”(娄小明)
第四堂课领导教学
校长如何更专业地听课?(李晶)
学校教学领导如何观课、评课?(程红兵)
引桥课程:为学生有效学习搭桥(赵桂霞)
我们这样做课题研究(施国柱)
我的“自主作业”实验(陈钱林)
“零作业批改”的实践与思考(李涛)
作业诊断系统:凸显对学生作业的个性化研究(陈立华)
第五堂课创意管理
什么管理?(魏书生)
我们这样开会(陈钱林)
文化·21克(孙金1)
“空降校长”如何马到成功?(刘慧赵作银)
清林小学的六个教育细节(杨勇)
让校长室成为离学生心灵最近的地方(尚海涛)
用信息技术解安防难题(林业)
从“南塘十三条”看学校的议事制度(孙刚)
学校危机信息公开策略(朱科蓉)
媒体沟通:学校管理者的必修课(曾国华)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