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侯鑫,王绚
页数:187
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6186432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开埠城市系列研究的阶段成果。首先,在横向比较的背景分析基础上,梳理近代开埠城市的演化进程。运用GIS手段,分析近代开埠城市的地理空间分布、包括与重要公路网、铁路网、水运网的紧密联系,以及这些开埠城市在国内经济格局中的重要作用。其次,以开埠城市的典型案例——天津城市空间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多主体仿真模型(MAS)引入开埠城市研究,与GIS技术结合,通过剖析近代天津城市商业空间演变的典型事件,建立多个多主体仿真模型,模拟近代天津城市商业中心在动力机制合力下的演变,发现动力机制的构成机理。并将空间仿真模型应用于天津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科学分析,作为制定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的依据。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内容与意义
1.2 相关背景及研究概况
1.3 研究方法与本书框架
参考文献
第2章 天津开埠历史及街区演变特征
2.1 天津开埠时期街区建设——九国租界建立
2.2 天津街区空间演变的宏观表现
2.3 天津街区空间演变的微观表现
2.4 天津街区演变的复杂性
参考文献
第3章 以技术为导向的街区空间研究
3.1 街区空间研究的理论趋势——复杂系统
3.2 街区空间研究的技术趋势——模型研究
3.3 新技术的引入——微观仿真技术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基于元胞自动机(CA)的街区空间研究
4.1 街区空间的复杂性
4.2 元胞自动机(CA)的适用性
4.3 街区空间的CA研究因子
4.4 街区空间的CA模拟应用及评价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基于多主体仿真(MAS)的街区空间研究
5.1 元胞自动机(CA)的局限性
5.2 由元胞自动机(CA)到多主体仿真(IMAS)
5.3 多主体仿真平台——Netlogo
5.4 街区空间的MAS研究因子
5.5 街区空间的MAS模拟应用及评价
5.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天津城市街区的多主体仿真应用实践
6.1 应用一:20世纪初天津商业中心的转移
6.2 应用二:近代天津商业中心在动力机制合力下的演变
6.3 应用三:近代天津商业中心在不同的动力机制作用力下的演变
6.4 应用四:天津商业步行街活力差异
参考文献
第7章 结语
7.1 多主体仿真应用特性及优势
7.2 多主体仿真的应用难点
7.3 小结
跋
1.1 研究内容与意义
1.2 相关背景及研究概况
1.3 研究方法与本书框架
参考文献
第2章 天津开埠历史及街区演变特征
2.1 天津开埠时期街区建设——九国租界建立
2.2 天津街区空间演变的宏观表现
2.3 天津街区空间演变的微观表现
2.4 天津街区演变的复杂性
参考文献
第3章 以技术为导向的街区空间研究
3.1 街区空间研究的理论趋势——复杂系统
3.2 街区空间研究的技术趋势——模型研究
3.3 新技术的引入——微观仿真技术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基于元胞自动机(CA)的街区空间研究
4.1 街区空间的复杂性
4.2 元胞自动机(CA)的适用性
4.3 街区空间的CA研究因子
4.4 街区空间的CA模拟应用及评价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基于多主体仿真(MAS)的街区空间研究
5.1 元胞自动机(CA)的局限性
5.2 由元胞自动机(CA)到多主体仿真(IMAS)
5.3 多主体仿真平台——Netlogo
5.4 街区空间的MAS研究因子
5.5 街区空间的MAS模拟应用及评价
5.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天津城市街区的多主体仿真应用实践
6.1 应用一:20世纪初天津商业中心的转移
6.2 应用二:近代天津商业中心在动力机制合力下的演变
6.3 应用三:近代天津商业中心在不同的动力机制作用力下的演变
6.4 应用四:天津商业步行街活力差异
参考文献
第7章 结语
7.1 多主体仿真应用特性及优势
7.2 多主体仿真的应用难点
7.3 小结
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