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墨
页数:188
出版社:济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4881049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中国民间乐器的前世今生写起,用强大的审美力和想象力,向读者描绘了一个个美丽到迷离的迷人境界——每一个都是活的,每一个都有故事,每一个都有灵魂,使人不知不觉就爱上了那些乐器,以及它们带给我们的音乐。
作者简介
简墨,作家.书法家,学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理事,济南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理事。
她幼承家学,精诗文,通韵律,琴棋书画亦是寻常生活;性和婉,情芬芳,蕙质兰心令人如沐春风。已出版著作《二安词话》《山水济南》《清水洗尘》《唐诗之美》《宋词之美》(元曲之美》等,8部“中国文化之美”系列,广受赞誉。
1l5岁时,简墨开始在《诗刊》、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诗歌。开设专栏,获单篇奖十余次,多种作品入选文学选本。2009年。她辞去公职,专心从事雅文学写作。迄今发表、出版逾400万字。20lO-2013年,连获孙犁散文奖一等奖、漂母杯全球华文散文大赛一等奖等散文大奖,并成为“影响济南十大文化人物”之一。书法作品入选外多项展事。
目录
目录心香染花散世间(代序)
无用的梦游(代自序)
吹奏乐器部分
之一;埙篇——泥土飞翔
之二;筹篇——流浪的孩子
之三;洞箫篇——我身体周围的水
之四;排箫篇——众神赶往这里
之五;口琴篇——圣诞节和星期五
之六;巴乌篇——我的蝴蝶和我们的好
之七;葫芦丝篇——棉花无边
之八;篪篇——虎缓缓行
之九;唢呐篇——小丑
之十;羌笛篇——临别赠言簿
之十一;横笛篇——梅的冷孤独
之十二;笙篇——大朵的波斯菊
之十三;木叶篇——借一朵红嘴开成花
弹拨乐器部分
之十四;箜篌篇——闲来闷坐
之十五;古琴篇——不采而佩
之十六;瑟篇——疼
之十七;琵琶篇——相互抱着的眼眸
之十八;扬琴篇——洒落的谷粒
之十九;三弦篇——他的琴
之二十;古筝篇——丝绸或月光
之二十一;阮咸篇——一只蚯蚓烂醉成泥
之二十二;独弦琴篇——饿的蛇
之二十三;月琴篇——影子和小刺猬
打击乐器部分
之二十四;编钟篇——滴落
之二十五;木鱼篇——盲
之二十六;梆子篇——睡与醒
之二十七;鼓篇——奔跑的马
之二十八;钹篇——摘取
之二十九;锣篇-金币的光芒
拉弦乐器部分
之三十;胡篇——从啃噬到反刍
之三十一;京胡篇——穿越
之三十二;高胡篇——我甚叫不出你的名字
之三十三;马头琴篇——□□散文诗歌和一封信
之三十四;锯琴篇——琴是锯子的病
之三十五;擂琴篇——万物在心
附1:简墨:用中国气质的语言讲述中国艺术
附2:古典文化的诗解读
——关于“中国文化之美”系列写作的对话
附3:一条路·一头“象”
——在山东女作家创作研讨会上的发言
附4:讲“礼”
——在国学传承与当代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我的树(代后记)
无用的梦游(代自序)
吹奏乐器部分
之一;埙篇——泥土飞翔
之二;筹篇——流浪的孩子
之三;洞箫篇——我身体周围的水
之四;排箫篇——众神赶往这里
之五;口琴篇——圣诞节和星期五
之六;巴乌篇——我的蝴蝶和我们的好
之七;葫芦丝篇——棉花无边
之八;篪篇——虎缓缓行
之九;唢呐篇——小丑
之十;羌笛篇——临别赠言簿
之十一;横笛篇——梅的冷孤独
之十二;笙篇——大朵的波斯菊
之十三;木叶篇——借一朵红嘴开成花
弹拨乐器部分
之十四;箜篌篇——闲来闷坐
之十五;古琴篇——不采而佩
之十六;瑟篇——疼
之十七;琵琶篇——相互抱着的眼眸
之十八;扬琴篇——洒落的谷粒
之十九;三弦篇——他的琴
之二十;古筝篇——丝绸或月光
之二十一;阮咸篇——一只蚯蚓烂醉成泥
之二十二;独弦琴篇——饿的蛇
之二十三;月琴篇——影子和小刺猬
打击乐器部分
之二十四;编钟篇——滴落
之二十五;木鱼篇——盲
之二十六;梆子篇——睡与醒
之二十七;鼓篇——奔跑的马
之二十八;钹篇——摘取
之二十九;锣篇-金币的光芒
拉弦乐器部分
之三十;胡篇——从啃噬到反刍
之三十一;京胡篇——穿越
之三十二;高胡篇——我甚叫不出你的名字
之三十三;马头琴篇——□□散文诗歌和一封信
之三十四;锯琴篇——琴是锯子的病
之三十五;擂琴篇——万物在心
附1:简墨:用中国气质的语言讲述中国艺术
附2:古典文化的诗解读
——关于“中国文化之美”系列写作的对话
附3:一条路·一头“象”
——在山东女作家创作研讨会上的发言
附4:讲“礼”
——在国学传承与当代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我的树(代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