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文学批评范畴十五讲(增订本)

封面

作者:汪涌豪

页数:196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30916835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古代文学批评范畴与古人的文学实践存在着密切而良好的互动关系,既富于原型意味,又极具牵衍能力。有鉴于古人批评的实体构成许多时候先凝聚于范畴,再绾结成命题,孳乳出理论,故对此作专门研究,足为反思和澄明古代文学批评提供有力的支撑。

本书分十五个专题,既从性质上界定范畴的构成与层级,又从功能上甄别范畴的孤行与通用,再由主体论和形式论范畴的分疏,勾勒出范畴的潜体系特征。论述中尤注意体恤“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的中国传统,开显其所隐蓄的社会历史文化,从而使一种“妙道无相,至理绝言”的言说境界完整清晰地呈现出来,诚为与古人“结心”之佳构。

作者简介

汪涌豪,1962年6月生于上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为日本九州大学客座教授,神户大学特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美学与文论研究,兼及古代哲学、史学与当代文化批评。著作有《中国文学批评范畴及体系》、《中国古典美学风骨论》、《中国游侠史论》、《中国游仙文化》、《言说的立场》、《汪涌豪人文演讲集》等十七种,主编有四卷本《中国诗学》、十卷本《汉语言文学原典精读系列》等四种,另有各类论文百余篇。曾获得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奖,中国图书奖,上海市优秀图书一等奖,以及省部级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至三等奖多项多次。2004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目录


第一讲 范畴的质性与特点
第二讲 范畴的统序连带
第三讲 范畴对感官用语的援用
第四讲 圆法与范畴的思想取源
第五讲 涩与另类文学理想的范畴指述
第六讲 范畴的邻界耦合与对待耦合
第七讲 才与主体论范畴
第八讲 闲的视镜
第九讲 躁的意味
第十讲 法与形式论范畴
第十一讲 声色与格韵
第十二讲 局段的讲究
第十三讲 风格论范畴的孤行与通用
第十四讲 汉唐风骨到宋元:范畴与时代
第十五讲 元范畴及范畴的潜体系特征
附录一 近百年来中国学界范畴研究述评
附录二 范畴研究三人谈
附录三 与古人结心的学术取向
后记
增订本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文学批评范畴十五讲(增订本)》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95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