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名人传

封面

作者:(法)罗曼9642;罗兰

页数:209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4630843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作品强调自由精神,让世人“呼吸到英雄的气息”。
《贝多芬传》: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他幼年就表现出惊人的音乐才华。然而,命运对他十分不公,他虽渴望爱情,但爱情和幸福一再嘲弄他、毁灭他,至死,也没有一个亲人给他哪怕是一丁点儿温暖。最可怕的还不是贫穷、冷酷、嫉妒……最可怕最致命的是耳聋。贝多芬的全部音乐作品可以说都是在耳聋后创作的。为了演奏,为了谱曲,他不得不用牙咬住一根小木杆,一端插在钢琴箱内,以感知音响。贝多芬从不向命运屈服,向往自由平等,极端蔑视权贵,表现出高贵的人格。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在风雪交加的日子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他一生贫苦,死后全部财产:手稿、书籍、家具,全部拍卖掉才不过1575法郎。可他在给兄弟的遗嘱中却说: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
《米开朗琪罗传》:米开朗琪罗出生于佛罗伦萨一个古老家族,父亲是法官。母亲在他六岁时便死去,米开朗琪罗被寄养在一个石匠的妻子家里。十三岁时,他进入多梅尼科·吉兰达约的画室。他生性多疑、胆怯谨慎,从来不敢与有权势的人在政治、宗教甚至日常事务方面发生正面冲突,在这一点上,他与贝多芬正好是两个极端。在艺术上、政治上,在他一切行动和思想上,他都优柔寡断。他本人对自己的行为也极端厌弃,因为就连他自己都知道自己是一个十足的弱者、一个十足的懦夫。似乎命运注定他只能在无休止的干涉中替别人干活,受人差遣并携带着痛苦去创作他并不满意的作品。1564年2月12日,米开朗琪罗站了一整天来创作《哀悼基督》。14日他开始发烧,18日下午5时,这位杰出的雕塑家兼画家终于永远地离开了人间。他一生饱受折磨,对他而言,生命就是恐怖的地狱。
《托尔斯泰传》:托尔斯泰出身于名门贵族,两岁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在喀山求学时,由于厌倦了空虚荒淫的贵族生活,于是逃避到高加索去服兵役,在克里木战争中,曾任炮兵连长。群山环抱的清明环境使他纷乱的大脑清醒过来,战争生活是比较充实而快乐的。这段经历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他先后创作出了《童年》、《少年》、《青年》、《一个地主的早晨》和《塞瓦斯托波尔纪事》等优秀作品。1862年,他与索菲亚结婚,过着俭朴宁静的生活,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创作出了震动19世纪整个小说界的巨著:《战争与和平》与《安娜·卡列尼娜》。但是,托尔斯泰是苦恼的: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但他时常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因此,他厌倦自己的生活,决心和自己的社会决裂,他又得不到人们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八十二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出走,并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他一生自我折磨、自我忏悔,是一个打破家庭生活、抛弃世俗欢乐以便寻求心灵宁静的信徒式的英雄。
本书的三位传主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至伟的人物,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博,他们的影响历经世代而不衰,罗曼·罗兰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有着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他们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尽苦难与颠踬而不改初衷的心路历程,凸现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从而为我们谱写了另一阕“英雄交响曲”。

作者简介

Romain Rolland,1866-1944),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

相关资料

贝多芬突然中止了他的《第五交响曲》,摒弃习惯手法,一口气写出了《第四交响曲》。幸福在他面前显现。一八○六年五月,他与泰蕾兹·德·布伦威克订了婚。她早就爱上了他,——自从贝多芬来维也纳的最初的日子里,还是个小姑娘的她(贝多芬是她哥哥弗朗索瓦伯爵的朋友)跟着贝多芬学习钢琴时起,她就爱上了他。一八○六年,贝多芬与兄妹俩在匈牙利的马尔车瓦萨家里做客,在那里他们相爱了。他对那些幸福时日的回忆保存在泰蕾兹·德·布伦威克的一些叙述中。她说道:“一个星期天的晚上,晚餐过后,在月光下,贝多芬坐在钢琴前。他先是用手平抚了一遍琴键。弗朗索瓦和我都了解他的这一习惯。他总是这么弄一下再弹奏的。然后,他在低音部敲了几个和音;接着,他缓缓地带着一种神秘的庄重神情,弹奏一曲塞巴斯蒂安·巴赫的作品:‘如果你把心献给我,先悄悄地相传;我俩心灵相通,勿为别人所知。’“我母亲和教士都已入睡;我哥哥凝神远望;而我,被他的歌声和目光穿透,感到生活幸福无比。——第二天早上,我们在花园中相遇。他对我说道:‘我正在写一部歌剧。那个主角已在我心中,在我面前,不论我到何处,不论我在何处驻足。我从未达到过这么高的境界。一切都充满着光明、纯洁、明亮。在这之前,我如同童话中的那个孩子,只顾捡石子,不看路上盛开着的鲜花

本书特色

《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作品强调自由精神,让世人“呼吸到英雄的气息”。罗曼·罗兰紧紧把握这三位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他们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尽苦难与颠踬而不改初衷的心路历程,凸现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从而为我们谱写了另一阕“英雄交响曲”。

目录

导读
知识连接
贝多芬传
序言
贝多芬传
贝多芬的遗嘱
书信集
思想集
名师点评
经典记忆
阅读延伸
问题与思考
米开朗琪罗传
序言
米开朗琪罗传
这便是他那神圣痛苦的生
名师点评
经典记忆
阅读延伸
托尔斯泰传
序言
托尔斯泰传
托尔斯泰的遗作简析
亚洲对托尔斯泰的反响
托尔斯泰逝世前两个月写给甘地的信
名师点评
经典记忆
阅读延伸

节选

《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作品强调自由精神,让世人“呼吸到英雄的气息”。《贝多芬传》: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他幼年就表现出惊人的音乐才华。然而,命运对他十分不公,他虽渴望爱情,但爱情和幸福一再嘲弄他、毁灭他,至死,也没有一个亲人给他哪怕是一丁点儿温暖。最可怕的还不是贫穷、冷酷、嫉妒……最可怕最致命的是耳聋。贝多芬的全部音乐作品可以说都是在耳聋后创作的。为了演奏,为了谱曲,他不得不用牙咬住一根小木杆,一端插在钢琴箱内,以感知音响。贝多芬从不向命运屈服,向往自由平等,极端蔑视权贵,表现出高贵的人格。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在风雪交加的日子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他一生贫苦,死后全部财产:手稿、书籍、家具,全部拍卖掉才不过1575法郎。可他在给兄弟的遗嘱中却说: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米开朗琪罗传》:米开朗琪罗出生于佛罗伦萨一个古老家族,父亲是法官。母亲在他六岁时便死去,米开朗琪罗被寄养在一个石匠的妻子家里。十三岁时,他进入多梅尼科·吉兰达约的画室。他生性多疑、胆怯谨慎,从来不敢与有权势的人在政治、宗教甚至日常事务方面发生正面冲突,在这一点上,他与贝多芬正好是两个极端。在艺术上、政治上,在他一切行动和思想上,他都优柔寡断。他本人对自己的行为也极端厌弃,因为就连他自己都知道自己是一个十足的弱者、一个十足的懦夫。似乎命运注定他只能在无休止的干涉中替别人干活,受人差遣并携带着痛苦去创作他并不满意的作品。1564年2月12日,米开朗琪罗站了一整天来创作《哀悼基督》。14日他开始发烧,18日下午5时,这位杰出的雕塑家兼画家终于永远地离开了人间。他一生饱受折磨,对他而言,生命就是恐怖的地狱。《托尔斯泰传》:托尔斯泰出身于名门贵族,两岁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在喀山求学时,由于厌倦了空虚荒淫的贵族生活,于是逃避到高加索去服兵役,在克里木战争中,曾任炮兵连长。群山环抱的清明环境使他纷乱的大脑清醒过来,战争生活是比较充实而快乐的。这段经历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他先后创作出了《童年》、《少年》、《青年》、《一个地主的早晨》和《塞瓦斯托波尔纪事》等优秀作品。1862年,他与索菲亚结婚,过着俭朴宁静的生活,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创作出了震动19世纪整个小说界的巨著:《战争与和平》与《安娜·卡列尼娜》。但是,托尔斯泰是苦恼的: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但他时常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因此,他厌倦自己的生活,决心和自己的社会决裂,他又得不到人们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八十二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出走,并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他一生自我折磨、自我忏悔,是一个打破家庭生活、抛弃世俗欢乐以便寻求心灵宁静的信徒式的英雄。《名人传》的三位传主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至伟的人物,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博,他们的影响历经世代而不衰,罗曼·罗兰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有着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他们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尽苦难与颠踬而不改初衷的心路历程,凸现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从而为我们谱写了另一阕“英雄交响曲”。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名人传》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9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