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石华鹏
页数:292
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1714383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这部书稿是作者对当下文学的评论集,有作者在安溪、厦门、济南等地的讲演稿,有对当下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体裁的深刻见解,有对日本作家东野圭吾、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作品的解读分析,有对中国作家刘震云等人新书的分析,也有对鲁迅作品的剖析,体现了作者对困扰、制约当代文学的具体问题的观察和觉悟,也体现了一个青年学者的文化担当。作者结合自己大量中外名著的阅读经验,望闻问切,深沉把脉,直陈意见,对文学爱好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石华鹏,1975年5月出生,湖北天门人。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国作协会员。现任《福建文学》杂志常务副主编、《海峡文艺评论》主编、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1998年开始写作,出版随笔集《鼓山寻秋》《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时代》《大师的心灵》《遇见》,评论集《新世纪中国散文佳作选评》《故事背后的秘密》《文学的魅力》《批评之剑》。作品曾获第五届冰心散文奖、第六届冰心散文理论奖、首届“文学报•新批评”优秀评论新人奖等。
本书特色
这是作者的第五部文学评论集,也是作者对20年文学评论写作的一个梳理和总结。这部作品有对当代文学存在的一些问题直抒胸臆,大声疾呼,也有对刘震云、东野圭吾等当下名人作品的犀利点评,对文学爱好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目录
文学现象谈
有关小说写作的几个词
故事的文学性价值
寻找远去的先锋精神
小说写作的技与艺
小说的魅力源自小说的难度
微信时代的文学命运
童话对成人的吸引及其价值
时代之大作为何难现
生活、现实与文学的理想性
诗歌:那头在云端行走的精神大象
对标鲁迅,评论之路崎岖漫长
简约美学:长篇小说的另一种力量
没有来路的写作终究有些飘忽
没有批评,写作也会陷人沉默
年轻的写作者正在远离经典的熏染和哺育吗?
散文散说
演讲稿
理解小说等于理解世界(师大讲稿)
散文写作应注意的五个问题(安溪讲稿)
理想的批评家和批评家的理想(厦门讲稿)
短篇小说的病症及医治药方(济南讲稿)
作品分析
《白夜行》:东野圭吾的推理世界
《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从新闻到文学的魔法进程
《三个黎明》:每一道晨光都簇新而明净
《吃瓜时代的儿女们》:枯萎的虚构能力
《新世界》:穿越革命历史的烟尘
《冰心与吴文藻》:呈现生命的丰富与光亮
《须仰视才见》:鲁迅仍然生活在我们中间
《南太行纪事》:并非怀旧的乡土叙事
有关小说写作的几个词
故事的文学性价值
寻找远去的先锋精神
小说写作的技与艺
小说的魅力源自小说的难度
微信时代的文学命运
童话对成人的吸引及其价值
时代之大作为何难现
生活、现实与文学的理想性
诗歌:那头在云端行走的精神大象
对标鲁迅,评论之路崎岖漫长
简约美学:长篇小说的另一种力量
没有来路的写作终究有些飘忽
没有批评,写作也会陷人沉默
年轻的写作者正在远离经典的熏染和哺育吗?
散文散说
演讲稿
理解小说等于理解世界(师大讲稿)
散文写作应注意的五个问题(安溪讲稿)
理想的批评家和批评家的理想(厦门讲稿)
短篇小说的病症及医治药方(济南讲稿)
作品分析
《白夜行》:东野圭吾的推理世界
《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从新闻到文学的魔法进程
《三个黎明》:每一道晨光都簇新而明净
《吃瓜时代的儿女们》:枯萎的虚构能力
《新世界》:穿越革命历史的烟尘
《冰心与吴文藻》:呈现生命的丰富与光亮
《须仰视才见》:鲁迅仍然生活在我们中间
《南太行纪事》:并非怀旧的乡土叙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