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苏州轨道交通建设标准化体系

封面

作者:蔡荣,岳祖润,胡田飞著

页数:12,229页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03079487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苏州轨道交通建设标准化体系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为12章,分别对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施工场地、施工设施、施工人员、施工材料、车站施工、盾构施工、暗挖施工、铺轨施工、设备安装与装饰装修、施工安全、创新管理评估体系等方面的标准化进行了具体阐述,对轨道交通建设标准化体系的建立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和有关依据,并结合苏州轨道交通建设案例进行说明。 本书对轨道交通建设标准化体系建设过程全覆盖,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实用性,可作为编制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标准化管理操作手册的参考书,也适合于轨道交通建设及施工管理人员阅读、使用。

目录

第1章 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的标准化 1
1.1 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标准化的目的和对象 1
1.1.1 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标准化的目的 1
1.1.2 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标准化的对象 1
1.2 信息化管理系统 1
1.2.1 联络通信系统 1
1.2.2 门禁系统 2
1.2.3 监控系统 3
1.3 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标准化具体内容 4
1.3.1 工程基本信息管理 4
1.3.2 施工机械信息化管理 4
1.3.3 施工人员信息化管理 5
1.3.4 施工材料信息化管理 5
1.3.5 施工质量信息化管理 6
1.3.6 施工环境信息化管理 6
1.3.7 施工安全信息化管理 6
1.4 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标准化实施细则 7
1.4.1 实施细则说明 7
1.4.2 联络通信系统 7
1.4.3 门禁系统 8
1.4.4 监控系统 9
1.4.5 工程基本信息管理 9
1.4.6 施工机械信息化管理 10
1.4.7 施工人员信息化管理 10
1.4.8 施工材料信息化管理 11
1.4.9 施工质量信息化管理 11
1.4.10 施工环境信息化管理 12
1.4.11 施工安全信息化管理 12
第2章 施工场地的标准化 14
2.1 施工场地标准化的目的和对象 14
2.1.1 施工场地标准化的目的 14
2.1.2 施工场地标准化的对象 14
2.2 施工场地总体规划布局的标准化 14
2.2.1 功能区划分 14
2.2.2 施工场地总体规划布局的内容 15
2.2.3 施工场地总体规划布局的交通疏解 16
2.2.4 施工场地总体规划布局 16
2.3 施工场地办公区、生活区设施建设的标准化 17
2.3.1 办公区、生活区的规划与建设 17
2.3.2 办公区、生活区规划的要求 18
2.4 施工场地辅助生产区设施建设的标准化 20
2.4.1 辅助生产区的规划原则 20
2.4.2 辅助生产区的规划与建设内容 20
2.4.3 辅助生产区规划的要求 20
2.5 施工场地环境保护方案的标准化 23
2.5.1 施工噪声 23
2.5.2 施工振动 24
2.5.3 城市生态 24
2.5.4 水污染 24
2.5.5 大气污染 25
2.5.6 固体废弃物 25
2.6 施工场地的标准化实施细则 27
2.6.1 施工场地总体规划布局 27
2.6.2 办公区 28
2.6.3 生活区 29
2.6.4 围挡及外部设施 30
2.6.5 施工现场设施 31
2.6.6 消防设施 32
2.6.7 临时用电设施 32
2.6.8 材料库布置与材料堆放 33
2.6.9 材料加工场(棚)布置与管理 34
2.6.10 实验室布置与管理 35
2.6.11 施工噪声污染控制要求 35
2.6.12 施工振动污染控制方案 36
2.6.13 生态环境保护方案 36
2.6.14 大气污染(扬尘)控制方案 36
2.6.15 水污染控制方案 38
2.6.16 固体废弃物控制方案 39
2.6.17 现场动火作业许可 40
2.6.18 现场文明施工纪律 40
第3章 施工设施的标准化 42
3.1 施工设施标准化的目的和对象 42
3.1.1 施工设施标准化的目的 42
3.1.2 施工设施标准化的对象 42
3.2 施工安全防护设施的标准化 42
3.2.1 施工安全防护难点 42
3.2.2 施工安全防护设施的内容 43
3.2.3 施工安全防护设施的要求 43
3.3 施工警示标志的标准化 46
3.3.1 施工警示标志的目的 46
3.3.2 施工警示标志的内容 46
3.3.3 施工警示标志的设置要求 46
3.4 施工用电管理的标准化 48
3.4.1 施工用电管理目的 48
3.4.2 施工用电管理的内容 48
3.4.3 施工用电管理的要求 48
3.5 高空作业设施的标准化 49
3.5.1 高空作业对象及设施 49
3.5.2 高空作业风险源 50
3.5.3 高空作业设施管理标准化的要求 51
3.6 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标准化 51
3.6.1 施工机械设备的分类及配备原则 51
3.6.2 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内容 52
3.6.3 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标准化要求 52
3.7 施工设施标准化的实施细则 54
3.7.1 施工安全防护设施 54
3.7.2 施工警示标志 55
3.7.3 施工用电管理 56
3.7.4 消防设施及防火管理 58
3.7.5 喷射、注浆混凝土拌和站 58
3.7.6 高空作业设施 58
3.7.7 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 61
3.7.8 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制度 62
3.7.9 机械设备的检修制度 63
第4章 施工人员的标准化 64
4.1 施工人员标准化的目的和对象 64
4.1.1 施工人员标准化的目的 64
4.1.2 施工人员的标准化对象 64
4.2 建设单位人员的标准化管理 64
4.2.1 素质技能要求的管理 64
4.2.2 建设单位职责管理 65
4.3 监理单位人员的标准化管理 66
4.3.1 监理单位人员职责管理的目的 66
4.3.2 监理单位人员职责管理的内容 67
4.4 施工单位人员的标准化管理 67
4.4.1 项目部管理人员的标准化管理 67
4.4.2 劳务人员的标准化管理 68
4.4.3 人员培训的标准化管理 68
4.5 施工人员标准化实施细则 72
4.5.1 实施细则说明 72
4.5.2 建设单位人员的职责 72
4.5.3 监理单位人员的职责 73
4.5.4 项目部人员的职责 75
4.5.5 劳务人员管理 79
4.5.6 人员培训管理 80
第5章 施工材料的标准化 82
5.1 施工材料标准化的目的和对象 82
5.1.1 施工材料标准化的目的 82
5.1.2 施工材料标准化的对象 82
5.2 施工材料采购环节的标准化 82
5.2.1 市场调查 82
5.2.2 材料计划策划 84
5.2.3 材料审批 84
5.2.4 检验及验收 85
5.2.5 材料采购环节的标准化管理指标 85
5.2.6 材料采购环节的标准化要求 85
5.3 施工材料进场环节的标准化 86
5.3.1 昼间材料进场 86
5.3.2 夜间材料进场 86
5.3.3 特殊材料进场 87
5.3.4 材料进场环节的标准化管理指标 87
5.3.5 材料进场环节的标准化要求 87
5.4 施工材料存放环节的标准化 88
5.4.1 分类堆放存储 88
5.4.2 分类标识 92
5.4.3 施工材料存放环节的标准化管理指标 92
5.5 施工材料使用环节的标准化 93
5.5.1 管理审批 93
5.5.2 跟踪监督 93
5.5.3 施工材料加工的标准化要求 94
5.6 施工材料废料处理环节的标准化 94
5.6.1 废料的清理回收 94
5.6.2 余料的清理回收 94
5.7 施工材料标准化实施细则 95
5.7.1 实施细则说明 95
5.7.2 施工材料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能 95
5.7.3 施工材料的计划、采购与供应 96
5.7.4 施工材料的核算管理 97
5.7.5 施工材料的验收与保管 97
5.7.6 施工材料的出库与使用 98
5.7.7 施工材料的盘点统计与管控 99
5.7.8 周转材料的管理 99
5.7.9 施工材料管理队伍的建设 100
5.7.10 检查、考核与奖罚 100
第6章 车站施工的标准化 102
6.1 车站施工的工法及标准化的目的和对象 102
6.1.1 车站施工的工法 102
6.1.2 车站施工标准化的目的 103
6.1.3 车站施工标准化的对象 103
6.2 车站施工场地布置的标准化 103
6.2.1 车站场地规划与建设内容 103
6.2.2 车站场地布置标准化的要求 104
6.3 车站明挖法施工的标准化 104
6.3.1 明挖法工序及技术特征 104
6.3.2 明挖法施工标准化内容 104
6.3.3 车站明挖法施工标准化的要求 105
6.4 车站盖挖顺作法施工的标准化 108
6.4.1 盖挖顺作法的技术特点 108
6.4.2 盖挖顺作法的标准化工序 108
6.4.3 车站盖挖顺作法施工的标准化要求 109
6.5 车站盖挖逆作法施工的标准化 109
6.5.1 盖挖逆作法技术特征 109
6.5.2 盖挖逆作法的标准化工序 110
6.5.3 车站盖挖逆作法施工的标准化要求 110
6.6 车站施工标准化实施细则 111
6.6.1 车站施工场地布置 111
6.6.2 轻型井点降水 111
6.6.3 喷射井点降水 112
6.6.4 管井降水 113
6.6.5 砂砾渗井降水 113
6.6.6 钢支撑 114
6.6.7 混凝土支撑 114
6.6.8 基坑明挖法施工 115
6.6.9 基坑盖挖顺作法施工 115
6.6.10 基坑盖挖逆作法施工 116
6.6.11 综合接地施工 116
6.6.12 主体结构钢筋制作 116
6.6.13 模板支立 117
6.6.14 车站移动模板台车制作 117
6.6.15 单侧壁液压大模板台车侧墙施工 118
6.6.16 结构混凝土灌注 118
6.6.17 结构外防水施工 119
6.6.18 车站施工测量 119
第7章 盾构施工的标准化 122
7.1 盾构施工的工作内容及标准化的目的和对象 122
7.1.1 盾构施工的工作内容 122
7.1.2 盾构施工标准化的目的 122
7.1.3 盾构施工标准化的对象 122
7.2 盾构施工场地规划的标准化 122
7.2.1 地面辅助设施区布置 122
7.2.2 隧道内人行通道 123
7.3 盾构的前期准备、始发、掘进、到达接收技术标准化 123
7.3.1 前期准备工作 123
7.3.2 盾构始发 124
7.3.3 盾构掘进 125
7.3.4 盾构到达接收 126
7.4 联络通道冻结施工法的标准化 127
7.4.1 冻结施工法设计 127
7.4.2 冻结孔设计与施工 128
7.4.3 冻结站设计与安装 128
7.4.4 冻结系统的运行 128
7.4.5 冻结施工法监测内容 129
7.5 盾构施工监测的标准化 129
7.5.1 盾构施工地层变形及监测目的 129
7.5.2 盾构施工监测内容 130
7.5.3 盾构施工监测标准化的要求与建议 131
7.6 盾构施工标准化实施细则 132
7.6.1 实施细则说明 132
7.6.2 地面辅助设施布置 132
7.6.3 盾构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132
7.6.4 盾构吊装 133
7.6.5 盾构始发 134
7.6.6 盾构掘进 135
7.6.7 盾构接收 135
7.6.8 盾构解体 135
7.6.9 管片预制 136
7.6.10 管片防水材料粘贴 136
7.6.11 同步注浆 136
7.6.12 管片拼装 137
7.6.13 盾构到达 137
7.6.14 盾构机的维护与保养 138
7.6.15 隧道内人行通道 142
7.6.16 顶管吊装 142
7.6.17 顶管始发 143
7.6.18 顶管掘进 143
7.6.19 顶管到达 144
7.6.20 盾构施工监测 144
7.6.21 联络通道 145
7.6.22 冻结施工设计 146
第8章 暗挖施工的标准化 149
8.1 暗挖施工标准化的目的和对象 149
8.1.1 暗挖施工标准化的目的 149
8.1.2 暗挖施工标准化的对象 149
8.2 暗挖施工的支护控制 149
8.2.1 暗挖施工的支护控制内容 149
8.2.2 隧道支护马头门开口施工控制 150
8.2.3 暗挖施工支护的要求 150
8.3 区间暗挖施工方法分类及选用 152
8.3.1 台阶法开挖 152
8.3.2 CD法开挖 153
8.3.3 CRD法开挖 153
8.3.4 全断面法开挖 154
8.3.5 暗挖工法比选的要求 155
8.4 暗挖施工的防水 155
8.4.1 防水方法及质量控制关键 155
8.4.2 暗挖施工防水标准化的要求 156
8.5 暗挖施工监测 156
8.5.1 施工监测内容 156
8.5.2 施工监测原则及依据 156
8.5.3 暗挖施工监测标准化的要求 157
8.6 暗挖施工标准化实施细则 158
8.6.1 暗挖施工现场布置与管理 158
8.6.2 超前小导管注浆 159
8.6.3 台阶法开挖 159
8.6.4 CD法开挖 160
8.6.5 CRD法开挖 160
8.6.6 全断面开挖 161
8.6.7 出渣与运输 161
8.6.8 通风设备 162
8.6.9 应急通信设备 163
8.6.10 初期支护 163
8.6.11 仰拱及仰拱填充施工 164
8.6.12 防水层铺贴 165
8.6.13 二次衬砌 165
8.6.14 暗挖施工监测 166
第9章 铺轨施工的标准化 171
9.1 铺轨施工标准化的目的和对象 171
9.1.1 铺轨施工标准化的目的 171
9.1.2 铺轨施工标准化的对象 171
9.2 铺轨基地的标准化 172
9.2.1 施工前调查及铺轨基地选址 172
9.2.2 铺轨基地标准化的要求 172
9.3 铺轨作业面移交的标准化 172
9.3.1 铺轨作业面移交的要求 172
9.3.2 铺轨作业面移交标准化的要求 173
9.4 铺轨施工工艺的标准化 173
9.4.1 一般整体道床 173
9.4.2 高等减振整体道床 174
9.4.3 特殊减振整体道床 174
9.5 铺轨施工过程控制要点 175
9.5.1 轨道几何形位 175
9.5.2 整体道床钢筋布置、焊接与杂散电流防护施工 175
9.5.3 整体道床伸缩缝设置 175
9.5.4 整体道床混凝土施工 176
9.5.5 整体道床排水沟施工 176
9.5.6 钢弹簧浮置板轨道施工 177
9.5.7 减振垫浮置板轨道施工 177
9.5.8 道岔整体道床施工 177
9.5.9 轨底坡控制 178
9.6 铺轨施工标准化实施细则 178
9.6.1 铺轨基地建设 178
9.6.2 一般整体道床施工 179
9.6.3 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施工 180
9.6.4 梯形轨枕整体道床施工 181
9.6.5 橡胶减振垫整体道床施工 182
9.6.6 整体道床道岔施工 184
9.6.7 无缝线路施工 185
9.6.8 车场线库内整体道床施工 186
9.6.9 轨行区管理及防护 187
第10章 设备安装与装饰装修的标准化 188
10.1 设备安装与装饰装修标准化的目的和对象 188
10.1.1 设备安装与装饰装修标准化的目的 188
10.1.2 设备安装与装饰装修标准化的对象 188
10.2 建设安装的标准化 188
10.2.1 砌体施工样板区间 188
10.2.2 施工成品保护 189
10.2.3 建设安装的标准化管理指标 190
10.3 系统设备安装的标准化 190
10.3.1 供电系统 190
10.3.2 通信系统 191
10.3.3 信号系统 191
10.3.4 设备监控系统 191
10.3.5 消防系统 192
10.3.6 自动售检票系统 192
10.3.7 系统设备安装标准化的定量指标 192
10.4 常规设备安装的标准化 193
10.4.1 通风空调系统 193
10.4.2 给排水及消防给水系统 193
10.4.3 动力照明系统 193
10.4.4 常规设备安装标准化的定量指标 194
10.5 装饰装修的标准化 194
10.5.1 公共区装修 194
10.5.2 设备区装修 195
10.6 设备安装与装饰装修的标准化实施细则 196
10.6.1 实施细则说明 196
10.6.2 砌体施工样板区间 196
10.6.3 施工成品保护 198
10.6.4 供电 199
10.6.5 通信 202
10.6.6 信号 203
10.6.7 设备监控系统 204
10.6.8 消防系统 204
10.6.9 自动售票系统 205
10.6.10 系统设备单机单系统调试方案 206
10.6.11 网络指挥协调中心 207
10.6.12 控制中心 207
10.6.13 常规设备安装工程总体方案 207
10.6.14 通风空调系统 208
10.6.15 给排水及消防给水系统 209
10.6.16 动力照明 210
10.6.17 公共区装饰装修 211
10.6.18 设备区装饰装修 212

第11章 施工安全的标准化 213
11.1 施工安全标准化的目的和对象 213
11.1.1 施工安全标准化的目的 213
11.1.2 施工安全标准化的对象 213
11.2 安全管理的标准化 213
11.2.1 安全管理体系 213
11.2.2 质量管理体系 214
11.3 文明施工的标准化 216
11.3.1 文明施工标准化建设目的 216
11.3.2 文明施工标准化建设内容 216
11.3.3 文明施工标准化的要求 216
11.4 信息化管理的标准化 217
11.4.1 安全管理 217
11.4.2 人员管理 217
11.4.3 信息化管理标准化的要求 218
11.5 施工安全标准化实施细则 218
11.5.1 实施细则说明 218
11.5.2 安全管理体系的标准化 218
11.5.3 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化 219
11.5.4 考核管理制度 220
11.5.5 施工文明管理 221
11.5.6 信息化安全管理 221
第12章 创新管理评估体系的标准化 223
12.1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创新管理评估体系标准化的目的与对象 223
12.1.1 创新管理评估体系标准化的目的 223
12.1.2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科技创新管理标准化的对象 223
12.1.3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技术创新内容 224
12.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科技创新管理标准化 224
12.3 创新管理评估标准化实施细则 226
参考文献 228

赞助用户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苏州轨道交通建设标准化体系》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