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胡晓明
页数:652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7603832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会刊《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的近期新一辑,由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会长胡晓明主编,汇集了中国古代文学与文艺理论研究领域的近期新研究成果,含学科下属各细分领域特色专题专栏,收入有关中国古典文学、文体学、文论研究及诗词理论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主题设置突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与文献、文化、思想、艺术等领域的交叉与融合,并关照学科建设及研究史总结,体现了中国古典文论学科的研究进展与学科发展面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胡晓明,1955年生。四川成都人。师从王元化教授,199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会长。从事中国文学思想研究及近代诗学和学术史的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会刊《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的新一辑,由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会长胡晓明主编,汇集了中国古代文学与文艺理论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含学科下属各细分领域特色专题专栏,收入有关中国古典文学、文体学、文论研究及诗词理论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主题设置突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与文献、文化、思想、艺术等领域的交叉与融合,并关照学科建设及研究史总结,体现了中国古典文论学科的研究进展与学科发展面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目录
编辑部报告
特稿
徐庾体与南朝赋论
文学政治学
论“骂詈为诗”
赋体“尚气”论
孔颖达“诗缘政”说发微
经世思潮视域下梅曾亮对桐城文论的改造
疆域巨变与唐宋诗风
——以“边塞”为中心的考察
“拯救郑思肖”?
——有关郑思肖和遗民文学、遗民美术若干问题的商榷
小说戏曲
源流·文体·文采:“唐人传奇”地位提升之途径
欲戒反劝:《金瓶梅》情欲铺写的接受效应和艺术难题
明清戏曲图像研究述评
闻声识人:“声口”与明清小说伦理脸谱的构建
诗文
“欢”是“情人”指代词新证
《诗经》及其阐释对宋诗话的影响
《沧浪诗话》“本色”涵义考辨
从奇想恣肆到儒家文学批评
——苏轼饮食书写的渊源、表现与意义
转折点:黄庭坚的阅读与诗论的成熟
金代《诗经》学中的诗学思想
元代“乐府”相关概念的衍变与辨析
明代王鏊、王铨兄弟唱和发微
黄文焕《杜诗掣碧》考论
朱庭珍《筱园诗话》唐宋兼融诗论
梁章钜《试律丛话》的试律诗学理论
日课:《湘绮楼日记》的姿态与理想
易学、文学中的“白贲”
学术史
文学批评史家视野中的《文心雕龙》性质论析
“文学批评”如何成史:中国文学批评史观念的形成及
其早期实践
“意格”论:龙榆生《近三百年名家词选》的词史建构与
词学批评史意义
域外
论熊谷立闲对《三体诗》的传播与接受
跨文化交流下唐诗的图像阐释
——以《唐诗选画本》为中心
文献
稀见清梁章钜《退庵诗话》辑录
新见任中敏友朋往来信札十通考释
会议
“中国文论的古今贯通、中西互鉴与理论创新”
——第二十三届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年会会议综述
Contents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稿约
特稿
徐庾体与南朝赋论
文学政治学
论“骂詈为诗”
赋体“尚气”论
孔颖达“诗缘政”说发微
经世思潮视域下梅曾亮对桐城文论的改造
疆域巨变与唐宋诗风
——以“边塞”为中心的考察
“拯救郑思肖”?
——有关郑思肖和遗民文学、遗民美术若干问题的商榷
小说戏曲
源流·文体·文采:“唐人传奇”地位提升之途径
欲戒反劝:《金瓶梅》情欲铺写的接受效应和艺术难题
明清戏曲图像研究述评
闻声识人:“声口”与明清小说伦理脸谱的构建
诗文
“欢”是“情人”指代词新证
《诗经》及其阐释对宋诗话的影响
《沧浪诗话》“本色”涵义考辨
从奇想恣肆到儒家文学批评
——苏轼饮食书写的渊源、表现与意义
转折点:黄庭坚的阅读与诗论的成熟
金代《诗经》学中的诗学思想
元代“乐府”相关概念的衍变与辨析
明代王鏊、王铨兄弟唱和发微
黄文焕《杜诗掣碧》考论
朱庭珍《筱园诗话》唐宋兼融诗论
梁章钜《试律丛话》的试律诗学理论
日课:《湘绮楼日记》的姿态与理想
易学、文学中的“白贲”
学术史
文学批评史家视野中的《文心雕龙》性质论析
“文学批评”如何成史:中国文学批评史观念的形成及
其早期实践
“意格”论:龙榆生《近三百年名家词选》的词史建构与
词学批评史意义
域外
论熊谷立闲对《三体诗》的传播与接受
跨文化交流下唐诗的图像阐释
——以《唐诗选画本》为中心
文献
稀见清梁章钜《退庵诗话》辑录
新见任中敏友朋往来信札十通考释
会议
“中国文论的古今贯通、中西互鉴与理论创新”
——第二十三届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年会会议综述
Contents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稿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