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邹逸麟先生遗著两种

封面

作者:邹逸麟

页数:106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30916711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遗著两种分别为《安阳历史地理》与《黄河》,各约5万字。1981年,谭其骧院士最早将安阳列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指出了安阳在历史上的重要性。本书在谭先生观点的基础上,丰富资料,细致梳理了安阳在历史上的变迁,指出殷墟、邺城作为都城的重要性。特别是邺都地处太行山东麓山前平原,东接华北大平原,地势高敞,排水良好,有水陆二道,是关东地区的政治中心,曹魏、东魏、北齐时人口密集,城市建设宏伟,布局合理,规划整齐。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哺育了华夏民族的成长。但黄河也桀骜不驯,善淤、善徙、善决,几千年来的洪水与泥沙给下游人民带来过难以估计的灾难。黄河的历史非常复杂,多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不同时期互相交替起着主导作用。本书即用较小的篇幅勾画出一个黄河历史的大概轮廓,方便读者了解。

作者简介

邹逸麟,复旦大学首席教授。历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四届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上海市史志学会会长、《辞海》副主编;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曾任民盟第七届中央委员、民盟上海市委副主委;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本书细述了上海租界弄堂里一个白手起家的企业家家庭及家族数十年间的变迁,记载了其先后在教会学校和社会主义新型大学的求学成长过程,最重要的当是详述了师从谭其骧先生从事《中国历史地图集》研究而开启的治学之途,记录了六十年间亲历的中国历史地理学科的所有重大项目、以及晚年主持的多项国家级大项目。此书实录的既是一位学者的个人经历,也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历史地理学科的发展史,同时折射着中国知识分子在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生存史。此书呈现了一位学者的八十年华。他的生命历程再度诠释了先贤的经典认真做事,老实做人。

目录

整理出版说明
历史上黄河河道变迁
一、中上游河道变迁
二、下游河道变迁
三、历史上黄河下游各条泛道的演变
安阳历史地理
一、远古时代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
二、我国古代最早有确址可考的都城——殷墟
三、邺城与安阳
附录
古黄河道考察日记(1977年6月3日一1977年7月9日)
1975年河南行日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邹逸麟先生遗著两种》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88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