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冯晓杭
页数:216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03074428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两个方面对3-6岁幼儿道德情绪的发展特征进行论述,一方面从理论上阐述道德情绪的基本定义、分类及社会功能;另一方面从实证研究的视角,基于对幼儿的观察和研究数据的采集,阐述道德情绪,如快乐、悲伤、羞耻、内疚、自豪和尴尬在3-6岁幼儿阶段的发展特征,如言语、动作、表情的发生指标,相关引发此类道德情绪的事件类型,该情绪与道德的相关分析等。本书将道德情绪教育作为儿童早期德育的出发点,提出相应的儿童德育对策,从而使幼儿发自内心地掌握和认同道德行为的标准,并能够内化道德的社会标准,培养儿童从小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为良好道德行为的建立打好基础。
作者简介
冯晓杭,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长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吉林省心理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第五届心理卫生协会理事。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国家社会科学教育学“国家一般”课题1项,省级课题6项。
本书特色
本书揭示了 3~6 岁幼儿道德情绪产生的事件类型,道德情绪发生时幼儿的外在动作、言语、表情等行为特征,他人行为对幼儿道德情绪的影响,以及道德情绪与道德的关联。
目录
序(苏彦捷)
前言
第一章 道德情绪概述 001
第一节 道德情绪概念 001
第二节 道德情绪分类 002
第三节 道德情绪功能 003
第四节 道德情绪影响因素 005
第二章 3~6岁幼儿道德情绪发展特征相关研究 009
第一节 快乐情绪 009
第二节 悲伤情绪 012
第三节 羞耻情绪 014
第四节 自豪情绪 019
第五节 内疚情绪 021
第六节 尴尬情绪 024
第七节 生气情绪 032
第八节 害怕情绪 035
第三章 3~6岁幼儿快乐、悲伤情绪发展特征 038
第一节 研究方法 038
第二节 3~6岁幼儿快乐、悲伤情绪事件类型及差异 039
第三节 3~6岁幼儿产生快乐、悲伤情绪的外在行为特征及差异 042
第四节 3~6岁幼儿快乐、悲伤情绪诱发因素研究 045
第五节 3~6岁幼儿快乐、悲伤情绪与道德的关系 047
第四章 3~6岁幼儿羞耻情绪发展特征 049
第一节 研究方法 049
第二节 3~6岁幼儿羞耻情绪事件类型及差异 050
第三节 3~6岁幼儿羞耻情绪外在行为特征及差异 053
第四节 3~6岁幼儿羞耻情绪与道德的关系 056
第五章 3~6岁幼儿自豪情绪发展特征 058
第一节 研究方法 058
第二节 3~6岁幼儿自豪情绪事件类型及差异 059
第三节 3~6岁幼儿自豪情绪外在行为特征及差异 063
第四节 3~6岁幼儿自豪情绪与道德的关系 070
第六章 3~6岁幼儿内疚情绪发展特征 072
第一节 研究方法 072
第二节 3~6岁幼儿内疚情绪事件类型及差异 073
第三节 3~6岁幼儿内疚情绪外在行为特征及差异 078
第四节 3~6岁幼儿内疚情绪与道德的关系 086
第七章 3~6岁幼儿尴尬情绪发展特征 088
第一节 研究方法 088
第二节 3~6岁幼儿尴尬情绪事件类型及差异 089
第三节 3~6岁幼儿尴尬情绪外在行为特征及差异 093
第四节 3~6岁幼儿尴尬情绪与道德的关系 104
第八章 3~6岁幼儿生气情绪发展特征 106
第一节 研究方法 106
第二节 3~6岁幼儿生气情绪事件类型及差异 107
第三节 3~6岁幼儿生气情绪外在行为特征及差异 111
第四节 3~6岁幼儿生气情绪与道德的关系 124
第九章 3~6岁幼儿害怕情绪发展特征 127
第一节 研究方法 127
第二节 3~6岁幼儿害怕情绪事件类型及差异 128
第三节 3~6岁幼儿害怕情绪外在行为特征及差异 131
第四节 3~6岁幼儿害怕情绪与道德的关系 140
第十章 他人行为对3~6岁幼儿道德情绪的影响研究 142
第一节 研究方法 142
第二节 教师行为的言语、动作特征分析 143
第三节 教师行为对幼儿自豪、内疚、羞耻和尴尬情绪的影响 156
第四节 父母评价对3~6岁幼儿道德情绪的影响 160
第十一章 3~6岁幼儿道德情绪研究对教育的启示 170
第一节 道德情绪研究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170
第二节 道德情绪研究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176
第三节 道德情绪的教育策略 182
参考文献 184
附录 198
附录一 幼儿情绪发展问卷(家长版) 198
附录二 幼儿道德情绪事件观察记录表 200
附录三 编码过程说明 201
后记 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