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

封面

作者:王华著

页数:176

出版社: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1502493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主要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表现形式、意识形态领域风险主要类型和冲击方式、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危害性、意识形态受众在“技术(互联网)”和“社会”双重逻辑的影响下的变化、如何评估和研判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等问题进行阐释,同时,力图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理论思维、科学方法、战略策略和实践要求的指导下,对健全防范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的制度安排与工作机制、增强突发事件或涉意识形态事件的舆论引导力和政治传播力、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做出梳理。

作者简介

王华副教授,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城市风险、公共舆论与社会稳定,出版专著《中国地方政府绩效差距研究——基于府际关系视角的解释性框架》。

本书特色

一、领导干部书目。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系列丛书,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2020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三、总结中国共产党在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中的经验教训,深化对意识形态安全的认识,切实提升领导干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

目录

导 论章 国家安全与意识形态领域风险一、风险社会与国家安全责任 2二、总体国家安全观:大安全时代的战略思想 6三、从国家安全的视角看意识形态领域风险 10四、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的基本要求 12第二章 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分析:主要概念与研究框架 16一、风险:复杂概念的逻辑梳理 17二、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22三、意识形态领域主要的风险挑战 25四、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分析框架 32第三章 意识形态领域主要风险源分析 37一、网络技术风险:深度伪造 37二、数据运用风险:剑桥分析 39三、暗网运行风险:黑灰空间 44四、负面过剩风险:信任冲击 46五、谣言传播风险:舆论干扰 53六、信息生产逐利风险:公共争议 60七、西方传播效应风险:无形之手 65第四章 受众分析:技术与社会双重逻辑变迁的影响 74一、普通公众:主客体身份在网络时代的变迁 76二、青年分析:公共讨论与情感表达 82三、社会心态: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感知、接受与认同 84第五章 意识形态领域:法规制度建设 88一、意识形态责任制建设: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 88二、政务公开与信息发布:提高政府公信力 92三、网络空间立法:建设良好生态与反映真实民意 95四、媒体职责与阵地建设 98第六章 完善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控体系 103一、价值维护: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103二、体系协同:强化各方责任 107三、制度优化:建立双重预防机制 112四、主流舆论:高扬正能量 117五、网络管理:形成同心圆 120第七章 提高涉意识形态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124一、把握政治方向:指导思想不动摇 125二、强化风险意识:识别“灰犀牛”与“黑天鹅” 129三、坚持底线思维:防范风险链传导放大 132四、统筹工作全局:发挥舆论正面作用 135五、提升处置能力:精准把握“时度效”要求 140六、塑造国家形象:有效影响国际舆论 145结束语 150后 记 152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87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