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爱德华·梅利洛
页数:272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2175562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几千年来,人类一直有饲养昆虫及使用昆虫制品的传统。
在美洲,使用胭脂虫红有着悠久的历史——阿兹特克人继承了前辈的传统。雌性昆虫被粉碎,制成绛红色染料,在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内都能保持鲜艳的色彩。殖民时期欧洲人对此兴致盎然:红色对他们来说象征着活力。“想象一下,满载着胭脂虫块的船只接二连三横渡大西洋,每个胭脂虫块都用七万只被压碎的雌性昆虫尸体制作而成。”
蚕丝在历史和当代社会也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当波斯东北部的帕提亚人在与罗马人的战斗中露出大片的丝绸横幅时,他们的对手被这奇观迷住了,以至在战斗中分了心。丝绸的现代制造工艺与古代使用的制造工艺非常相似,这一古老工艺与21世纪的营销手段相结合,确保了丝绸在时装业的中心地位。
虫胶是从树枝上采集的昆虫分泌物中产生的,用于制造各种产品,包括乙烯基唱片。”如果你听用虫胶制成的录音带,你真的可以听到声音中的‘物质’。听起来像是熏肉脆。”梅利洛说。”壳是声波来源的一部分。”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质都是由昆虫制造的:织物、染料、家具清漆、化妆品、高科技材料……本书围绕紫胶虫、桑蚕、胭脂虫、果蝇、蜜蜂等昆虫及其分泌物制成的产品展开思考,这几种制品最近重新成为全球广泛交易的商品,表明我们对家饲昆虫长久以来的依赖。作者还将研究范围拓展到依托于节肢动物的现代世界的三个领域:遗传科学、作物授粉和全球粮食安全。昆虫的普遍影响体现在社会、自身及其制品中,在从遗传学研究到精细的外科技术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昆虫早已融入了人类系统。
梅利洛希望揭示昆虫和人类之间的那种深度交融的联结,而不仅仅关于昆虫在现代社会中的经济价值。”如果我们只是把经济价值放在我们与昆虫的关系上,我们会失去什么?”梅利洛的这项工作启发我们在这化学合成时代下,重新思考现代性。
作者简介
爱德华·梅利洛(Edward Melillo),美国安姆斯特学院环境和历史研究副教授,耶鲁大学历史博士。著有《熟悉土地上的陌生人:重新发现智利-加利福尼亚的连接》(Strangers on Familiar Soil: Rediscovering the Chile-California Connection)、《大英帝国的生态文化网络:环境史的新观点》(Eco-Cultural Networks in the British Empire:New Views on Environmental History)、《移民生态学:太平洋世界环境史》(Migrant Ecologies: Environmental Histories of the Pacific World )等作品。
长期担任“商品,自然和社会”高端历史研习会讲师,研究涉及九种商品的环境和社会史,包括糖、银、丝、咖啡、烟草、微芯片等。
本书特色
1.突破传统的博物学范畴,关注研究昆虫与人类的生产关系。本书没有停留在介绍昆虫的物种分类、习性和破坏性上,而是关注少有人研究的经济昆虫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昆虫如何给人类带来商业财富、推动帝国发展、创造伟大艺术,并继续在生物基因学、农业和现代世界发挥作用。写法类似于《茶叶与帝国》《盐:一部世界史》。
2.以虫胶、蚕丝、胭脂虫红等几种代表性经济昆虫产物为切入点, 研究对象独特有趣,研究价值稀缺。通过研究昆虫作为一种天然材料在历史和当今世界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反思现代性。昆虫如何如何了搅动商业版图,影响了世界经济、人类社会与文化?昆虫在何种程度上塑造了现代世界?人类进入化学合成时代,我们真的已经摆脱了对天然材料的依赖了吗?如果没有了昆虫,人类生活将受到多大程度的影响?
3.本书作者爱德华·梅利洛在美国安姆斯特学院专注于环境和历史研究,其在学术研究和专业写作上屡获殊荣。梅利洛一直在一个名为“商品,自然和社会”的高端历史研讨会上做讲授,涉及九种商品的环境和社会史,包括糖、银、丝、咖啡、烟草、微芯片等。这些为他的研究打开了新的大门,其学术造诣和旨趣让他的研究主题具有广度和深度,且视角独特而开放。就像这本书,拓展了我们对昆虫与人类社会、文化关系的深层认识,并为发掘人类与世界历史上其他天然产品的广泛联系提供依据。
4.内文黑白图文+彩色插图,附赠三张风格迥异的卡片。
目录
第一部分 变形记
第1 章 系统中的虫子
第2 章 虫胶
第3 章 蚕丝
第4 章 胭脂虫红
第5 章 复兴与复原力
第二部分 现代性的蜂巢
第6 章 高贵的苍蝇
第7 章 花之王
第8 章 食虫谱
后记 听,昆虫的乐曲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