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尉光吉 编 张博 等译
页数:463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3218728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了纪念20世纪最重要的德语诗人保罗·策兰的诗歌、文章共计50篇,是国内首次编选成书的保罗·策兰诗歌研究文集,从文学、历史、文化、语言等迥异的视角出发,见证了保罗·策兰的生命历程、思想与诗学,极具严肃性和复杂性。本书继国内已出版的诗歌选集、传记译介之后,成为一部策兰及其诗歌研究的重要资料,为国内的策兰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文本,尤其是精选了国外在策兰诗学研究领域具有巨大影响的名家代表作,展示了策兰研究在过去半个世纪内取得的丰硕成果。
作者简介
作者
雅克·德里达、雅克·杜潘、亨利·米肖、耶胡达·阿米亥、大卫·罗克亚、伊拉娜·舒梅丽、捷纳狄·艾基、恩佐·特拉维索、阿尔贝·霍桑德尔·弗里德兰德、何塞·安赫尔·巴伦特、安德烈·赞佐托、乔治·斯坦纳、阿兰·苏耶、罗歇·拉波尔特、伊曼努尔·列维纳斯、莫里斯·布朗肖、菲利普·拉库-拉巴特、让·戴夫、米歇尔·德吉、菲利普·雅各泰、安妮·卡森、让·波拉克、皮埃尔-阿兰·塔谢、埃莱娜·西苏、埃里希·弗里德、伊夫·博纳富瓦、妮娜·卡西安、汉斯·迈尔、马克·珀蒂、雨果·胡佩特、埃米尔·齐奥朗、让·斯塔罗宾斯基、埃德蒙·雅贝斯、马塞尔·科昂、让-克洛德·施奈德、安德烈·杜·布歇、约翰·雅克松
译者作者
雅克·德里达、雅克·杜潘、亨利·米肖、耶胡达·阿米亥、大卫·罗克亚、伊拉娜·舒梅丽、捷纳狄·艾基、恩佐·特拉维索、阿尔贝·霍桑德尔·弗里德兰德、何塞·安赫尔·巴伦特、安德烈·赞佐托、乔治·斯坦纳、阿兰·苏耶、罗歇·拉波尔特、伊曼努尔·列维纳斯、莫里斯·布朗肖、菲利普·拉库-拉巴特、让·戴夫、米歇尔·德吉、菲利普·雅各泰、安妮·卡森、让·波拉克、皮埃尔-阿兰·塔谢、埃莱娜·西苏、埃里希·弗里德、伊夫·博纳富瓦、妮娜·卡西安、汉斯·迈尔、马克·珀蒂、雨果·胡佩特、埃米尔·齐奥朗、让·斯塔罗宾斯基、埃德蒙·雅贝斯、马塞尔·科昂、让-克洛德·施奈德、安德烈·杜·布歇、约翰·雅克松
译者
张博、潘博、丁苗、梁静怡、尉光吉、马豆豆、李海鹏、胡耀辉、王立秋、冯冬、何啸风、陈庆、杜卿、许敏霏、王振
相关资料
※ 雅克·德里达:“诗人是永远和一种垂死的语言打交道的人,他复活那种语言,不是还给它一条胜利的路线,而是让它不时地归来,如同一个幽灵或鬼魂:他唤醒语言,并且为了真正鲜活地经验这种觉醒、这种语言的重生,他必须十分贴近语言的尸体。他必须尽可能地接近语言的残余、语言的遗骸。”(《语言,永不为人所有》)
※ 莫里斯·布朗肖:“‘言说,你也言说,哪怕你是后的言者。’这就是一首诗——或许,我们现在能更好地理解它了——给予我们阅读、给予我们亲历的东西,它允许我们从中再次抓住那诗歌的运动。”(《后的言者》)
※ 伊曼努尔·列维纳斯:“对策兰来说,诗是绝妙的精神行动。这样的行动,既不可避免,又不可能……的诗并不言说存在的意义,它不是荷尔德林的“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的变种。的诗言说一切维度的缺陷,它‘沿着不可能者的不可能的道路’,走向乌托邦。”(《保罗·策兰:从存在到他者》)
※ 埃米尔·齐奥朗:“策兰已一走到底,他穷尽了其抵抗毁灭的可能性。某种意义上,他的存在没有任何的破碎或失败可言:他得到了完满的实现。作为诗人,他没法走得更远;在其后的诗歌中,他打造了词语游戏的涡纹。我没见过更加悲怆或更不阴沉的死亡。”(《关于策兰的笔记》)
※ 埃德蒙·雅贝斯:“每一位作家向词语发起持续的战斗,迫使它们将其至为深切地表达出来,对此,没有人如保罗·策兰一般,从肉体上,如此绝望地亲历;加倍地亲历。……同德语的这般爱恨交织的关系,促使他,在其生命的尽头,写下这些诗句,从中我们只能读到撕痛。”(《词语的记忆》)
※ 伊夫·博纳富瓦:“保罗·策兰,他正当地渴求着幸福:幸福不是暂缓挫折,也不是悬置悲剧,而是在苦难的地平线上,闪耀出意义的光亮,哪怕只有一次,却普照万物。”(《保罗·策兰》)
※ 乔治·斯坦纳:“策兰位于艰深的诗人之列:像品达一样艰深,并且,再一次,像荷尔德林一样艰深。如同其他伟大的诗人,他在语言偏远的边缘之地劳作。他删除、打碎、颠倒正常的词汇、语法、语义的使用方式和范畴,以在濒危的状态下,试验语言承载并传达新的必需之物、新的真理命戒的能力。”(《歌声,来自一条断裂之舌》)
※ 阿兰·苏耶:“保罗·策兰已用其肉体亲历了这个世纪黑暗的折磨,集中营里难以言表的非人性化。而他父母的死亡在其作品中溅成了千块阴暗的碎片,那是人类境况凶残神秘的象征,出生与死亡混杂难分,相互依赖,就像符号和语言——就像记忆的伤口上遗忘的刀刃。”(《祈祷文:献给保罗·策兰》)
本书特色
★保罗·策兰纪念文集
——“在词语的丧失中,述说世界,在死亡真理的瞬间,述说世界的创造。”保罗·策兰逝世五十余年后,在心灵的陆地,凭他者之手、友爱之网,重新打捞诗人投于黑暗之海的话语漂流瓶。
★用文本见证诗人之命运
——诗歌、随笔、文论、访谈、回忆、图像,一同织成铭记的文本,承担对诗人保罗·策兰之命运的见证:见证他个体生命的真实经历、追随他日常的步伐,走入他的忧郁和孤独,他的创伤和病痛,他无可挽回的秘密的死亡……
★借他者回应见证之要求
——由诗人的众多文学和思想友人共同书写:德里达、布朗肖、列维纳斯、博纳富瓦、雅各泰、齐奥朗、阿米亥、雅贝斯、米肖、斯塔罗宾斯基……一次又一次倾听和阅读,艰难地回应着见证的要求,纵然无法听清破碎的言语,读解瓶中的密信,却也无限地切近那条不断召唤相遇的子午线。
★保罗·策兰:诗是孤独的,它是孤独的且在路上。写诗的人护送它走到底。
目录
编选说明
摆渡者
保罗·策兰
白日,那些白日,那些白日的终结
保罗·策兰
保罗·策兰
保罗·策兰
后的沟壑(保罗·策兰)
保罗·策兰与毁灭的诗学
保罗·策兰
在黑暗的天空下
为了保罗·策兰
歌声,来自一条断裂之舌
保罗·策兰:浩劫诗人
阅读保罗·策兰
保罗·策兰:从存在到他者
论策兰的信
后的言者
语言,永不为人所有
论保罗·策兰的两首诗
从沉默中抽身而出
切尔诺维茨的子午线
王权:阅读《子午线》
圣 歌
在边界上(保罗·策兰)
错 帆
阅读笔记
流亡的话语
“所有诗人都是犹太人”:茨维塔耶娃,策兰
关于重读保罗·策兰的一首诗
保罗·策兰之所惧
三角形的问题
关于保罗·策兰的访谈
回忆保罗·策兰
关于保罗·策兰的访谈
两个满口的沉默
寻访保罗·策兰
邂逅保罗·策兰
关于策兰的笔记
公开朗诵
一次呼唤
保罗·策兰
词语的记忆
回忆保罗·策兰
漫步,对话
在生命之路上,保罗·策兰
保罗·策兰之死
纪念保罗·策兰
祈祷文:献给保罗·策兰
保罗·策兰不见了
保罗·策兰的手表
关于策兰的谈话
雪在词周围聚集
筑 造
……在横跨的诗行上……马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