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广东省博物馆 编
页数:436
出版社:岭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3627562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焦点 18-19世纪中西方视觉艺术的调适
内容简介
18、19世纪,广州是世界贸易网络中的重要节点,贸易全球化促使广州成为世界艺术文化交流的门户和窗口。在这里,中西方的绘画媒介和绘画技法得以调适与糅合;在这里,中外艺术家共同描绘东方的风景风貌、生产生活和民风民俗;在这里,中西融合的绘画作品扬帆过海,成为备受西方社会追捧的新潮艺术品;在这里不同的艺术风格与审美趣味在不同的时代和地理维度中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演变,中西合流的历史绘画不仅成为特定时代的历史印记和见证,并且持续影响至今。本书内容主要以广东省博物馆的特色馆藏为依托,联袂以历史绘画收藏为特色的多家文博机构,从画艺、画技、画材三个维度的调适入手,展示18、19世纪中外画家共同创造的艺术全球化的“广州时代”。
作者简介
广东省博物馆(Guangdong Province Museum),是广东省专享的省级综合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该馆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珠江东路2号,除广州鲁迅纪念馆外,还辖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民党“一大”旧址(包括革命广场)和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红楼等。开馆以来,广东省博物馆与部分出版社合作策划并参与编写了许多产生过重大社会影响的出版物,如“南海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大系”“广东历史文物出版大系”和《广东珍稀动物图集》《鲁迅生平与纪念史料》《国民党“一大”与第一次国共合作史料》等。
本书特色
(1)本书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国外销画”征集与研究成果的首次集结出版,是国内首部全景式解读中国外销画主题的著作。
(2)中国外销画藏品精华集大成之作,不同的画材、画种、画技及中外名家的作品均有收录。
(3)研究视角新。该书以艺术全球化的学术视野,重新审视18—19世纪的中外文化暨艺术交流史,探讨中国油画史的开端及在西方装饰艺术中的作用和地位。
(4)学术观点新。该书通过钩沉18—19世纪广东的外销画作品,从而梳理出一段被忽视的早期中国油画史。提出广东外销画是有别于中西方传统审美的新式艺术形态,体现着中西方视觉艺术的双向交流、相互启迪、相互影响的对等关系。
(5)出版机构与文博机构携手,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以图书的形式展示文明交流互鉴成果,也是“共建人文湾区”的积极实践。
(6)广东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中西方文化视野的交汇之地,是粤港澳大湾区全方位、深层次文化共建的焦点所在。在这场跨越时代的艺术之旅中,我们看到中华文明扬帆起航,不断引领国际潮流。
目录
从旅中商人到建筑师:钱伯斯与他的中式宝塔和中国外销画/孔佩特
From China Trader to Architect:William Chambers with his Pagodas and Chinese Export Painting/Patrick Conner
外销画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以广船为例/范岱克
The Role of Export Paintings in China’s History:the Case of the Canton Junks/Paul A.Van Dyke
清代广州外销风俗画的形成与发展/江滢河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anton Export Genre Painting in Qing Dynasty/Jiang Yinghe
中国玻璃背画的分类与断代刍议/龚之允
Issues in the Taxonomy of Chinese Reverse Glass Painting/Gong Joshua
东方时尚——19世纪外销通草画中所见广州室内装饰风格/程存洁
Oriental Charm:Canton Interior Decorating Styles in the Export Pith Paper Painting in the 19h Century/Cheng Cunjie
清代广州外销手绘丝绸/白芳
Canton Export Hand-painted Silk in the Qing Dynasty/Bai Fang
图录CATALOGUE
前言PREFACE
第一部分 画艺的调适
Part Ⅰ ACCLIMATION OF THE PAINTING STYL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