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未来产业发展――全球模式与中国路径

封面

作者:彭健

页数:140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12145799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未来产业,从概念内涵和重要特征、发展趋势、发展模式、产业成长性等维度展开深度剖析。站在当前的视角,梳理了主要国家布局发展未来产业的战略举措和经验;站在历史的视角,系统归纳了历史上”未来产业”的六大类发展模式;站在未来的视角,创新设计了未来产业成长性象限评价模型和指标体;最后以我国未来产业的发展为落脚点,结合我国实际和国外优选做法,提出了支撑我国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建议。未来产业尚处于萌芽期,国内外权威机构和学者对于未来产业的概念和范围界定尚未达成一致,本书系统研究了未来产业概念内涵、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并展开深度剖析。站在当前的视角,梳理了主要国家布局发展未来产业的战略举措和经验;站在历史的视角,系统归纳了历史上”未来产业”的六大类发展模式;站在未来的视角,创新设计了未来产业成长性象限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最后提出了支撑我国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建议。既可以作为普通读者认识和了解未来产业的科普读物,又可以为研究机构开展未来产业发展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简介

彭健,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工学博士,副研究员,现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无线电管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通信学会无线电应用与管理专委会委员。主要从事未来产业、无线电管理政策法规及ICT产业的研究,对5G/6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量子信息等前沿技术及未来产业生态有着较深的认识和趋势性把握。

本书特色

本书聚焦未来产业,从概念内涵和重要特征、发展趋势、发展模式、产业成长性等维度展开深度剖析。站在当前的视角,梳理了主要国家布局发展未来产业的战略举措和经验;站在历史的视角,系统归纳了历史上”未来产业”的六大类发展模式;站在未来的视角,创新设计了未来产业成长性象限评价模型和指标体;最后以我国未来产业的发展为落脚点,结合我国实际和国外先进做法,提出了支撑我国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建议。
本书系统研究了未来产业概念内涵、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并展开深度剖析。站在当前的视角,梳理了主要国家布局发展未来产业的战略举措和经验;站在历史的视角,系统归纳了历史上”未来产业”的六大类发展模式;站在未来的视角,创新设计了未来产业成长性象限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最后提出了支撑我国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建议。既可以作为普通读者认识和了解未来产业的科普读物,又可以为研究机构开展未来产业发展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目录

第一章 未来产业概述/1

一、未来产业的内涵及特征/2

二、全球未来产业的发展动向及演进趋势/6

三、发展未来产业的重要意义/13

第二章 站在现在看未来:主要国家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举措/17

一、美国/18

二、德国/23

三、法国/27

四、日本/30

五、韩国/35

第三章 站在过去看未来:全球未来产业发展模式分析/39

一、未来产业发展模式探讨/40

二、政府主导资源配置的发展模式/49

三、市场主导资源配置的发展模式/53

四、政产学研联合发展模式/62

五、产业集群式发展模式/72

六、军民融合发展模式/79

第四章 站在未来看未来:未来产业成长性评估分析/89

一、理论基础/90

二、未来产业成长性评估/95

第五章 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106

一、发展现状/107

二、面临的形势/119

第六章 多管齐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125

一、强引领,强化国家层面顶层设计和整体统筹/126

二、强生态,构建多元参与、集聚共生的产业环境/128

三、强要素,建立与未来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要素供给体系/130

四、强示范,以应用示范驱动技术和产业化升级/131

五、强人才,完善未来产业人才“引培用评”体系/133

六、强合作,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创新体系/134

附录A 未来产业成长性象限评估相关表格/137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未来产业发展――全球模式与中国路径》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81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