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梁晓声
页数:264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0088189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关于文化精神的散文随笔集,包括了文化思考、文艺批评、文学反思、随想之旅等内容,既有以时间为线索的宏观历史考察,也有对文艺作品的微观解剖,力图从中整理一条出关于中国文化、中国人精神气质的见微知著的内容线索。作者思考角度新颖、语言辛辣犀利、思想振聋发聩。
作者简介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祖籍山东荣城,1949年生于哈尔滨,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
城》《年轮》《知青》《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人世间》等,在读者中享有盛誉。《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和《父亲》分别获1983、
1984年全国短篇小说奖,《今夜有暴风雪》和《雪城》分别获1985年第五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和1988年第六届中国电视剧金鹰奖,《雪城》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人世间》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相关资料
他的写作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始终秉持知识分子的良知和情怀,始终高扬人文主义的旗帜,他从不因为所谓纯文学的原因而放弃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与批判。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 吴义勤
二十多年来中国和世界的变化让我们改变得太多太多,但梁晓声式的慷慨陈词依然有自己的力量。
——北京大学教授 张颐武
从新时期之初的知青文学,到后新时期的市场批判,同代人都转身离去,只有梁晓声以笔为旗,始终不渝,呼喊、坚守、承担。因为有真正的仁义之道,他才可以那么爱憎分明,那么不留余地。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程光炜
鲁迅、巴金和沈从文等作家继承的都是契诃夫的传统,而梁晓声是个例外,梁晓声继承的是高尔基的传统。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路文彬
在今天的文学阵营里,还有一位像梁晓声这样执着的理想主义者,这应该是当代文学的幸事。
——著名文学评论家 贺绍俊
他的作品能给这些读者带来多多少少的温馨,能够使他们郁闷的感情,多多少少地得到宣泄,我想,真可以用“善莫大焉”来肯定晓声的劳作。
——著名作家 李国文
本书特色
本书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关于文化精神的散文随笔集,包括了文化思考、文艺批评、文学反思、随想之旅等内容,既有以时间为线索的宏观历史考察,也有对文艺作品的微观解剖,力图从中整理一条出关于中国文化、中国人精神气质的见微知著的内容线索。作者思考角度新颖、语言辛辣犀利、思想振聋发聩。
目录
002 — 文明的尺度
005 — 指证中国文化之摇篮
009 — 关于文化的传统与现代之讨论
016 — 仅靠文化的反省不能抚平大众的愤怒
022 — 百年文化的表情
027 — 中国人文文化的现状
035 — 文化的报应
038 — 关于传统文化之断想
043 — 文化是我们另外的故乡
046 — 中国“尼采综合征”批判
第二辑 不能保护, 难以文明
068 — 拒做儒家思想的优秀生
071 — 关于爱情在文学中的位置
076 — 关于爱情文学的“规律”
080 — 沉思鲁迅
087 — 沉思闻一多
092 — 不能保护,难以文明
094 — 关于民间意识形态与和谐社会
097 — 巴金的启示
2
第三辑 书评、书信
104 — 致程德培
110 — 致陈颖君
113 — 流响出疏桐
117 — 我看冯小宁和他的《红河谷》
120 — 我看《大气层消失》
123 — 尹力的“行板”
126 — 关于《好人书卷》
129 — 评《红樱桃》
131 — 日升日落寻常事
133 — 《血色清晨》——那一个清晨
136 — 世界是怎样结构的
139 — 人性永远的享受:美之温暖
145 — 一片冰心在玉壶
148 — 关于我们的“微妙”缺点
150 — 花自有魂水有魄
158 — 像水杉那样的散文
162 — 《客过亭》读后感
165 — 我们这些动物
168 — 放歌黄河诗
171 — 推荐《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第四辑 随想之旅
176 — 翰墨:五评读书明理
181 — 解梦:五评红楼梦影
184 — 光影:五评影像故事
187 — 大家:五评名家风采
191 — 孝道:六训孝敬长者
194 — 诲人:六训谆谆教导
198 — 为人:六训处世之道
201 — 脸谱:七话平民生态
206 — 阴阳:七话男女有别
211 — 生灵:八记动物语言
217 — 苦旅:九问文学之河
221 — 写者:九问文人文道
224 — 随想:十谈生命感悟
229 — 苦乐:十谈大千世界
233 — 琐记:十谈凡尘琐事
第五辑 我作的序
238 — 风能吹进诗里
241 — 上蹿下跳的人们
245 — 蜡炬成灰的过程
248 — 学子小说《女儿河》序
251 — 《中国病人》的调研报告
254 — 《足迹》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