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洪本健
页数:577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3258255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的是: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以其“六一风神”开启宋代散文创作的新风气, 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意义。洪本健教授《欧阳修和他的散文世界》生动细致地为我们展示了欧阳修的思想及主盟文坛的经过; 并与唐宋散文八大家其余作者的比较中, 勾画出欧阳修散文的特点, 着重分析了“和气”与“六一风神”的关系; 进而通过归有光和朱自清, 揭示出欧阳修对后世散文的深渊影响。借助洪本健教授《欧阳修和他的散文世界》不仅可以感知欧阳修这一伟大人物的心灵与思想, 还可了解唐宋散文的发展脉络与基调。
目录
序 1;
第一章 欧阳修的人生 1;
第一节 欧阳修等士人的谪宦迁徙与散文创作 1;
第二节 识才爱才荐才——以欧阳修出使河东为例 13;
第三节 北宋和欧阳修的致仕卒葬 23;
章 欧阳修的思想 37;
节 排拒道教与吸收老庄 37;
节 禹偁思想和创作的影响 46;
第三节 和而不同理念的坚守与践行 60;
第三章 欧阳修的主盟历程 69;
节 天圣起步:入主文坛的准备 69;
节 庆历奠基:盟主地位的确立 74;
第三节 嘉祐辉煌:一代宗师的伟绩 80;
第四章 欧阳修与北宋散文的发展 86;
节 天圣学韩:北宋“文学自觉”的标志 86;
节 庆历革新:新政人士与北宋散文的发展 98;
第三节 嘉祐多士的涌现和北宋散文的鼎盛 104;
第五章 欧阳修与唐宋古文运动 115;
节 唐宋古文运动的差异 115;
节 从韩、柳、欧、苏文看唐宋文的差异 125;
第六章 唐宋八大家文之比较(上) 143;
节 韩文如水与柳文如山 143;
节 由八组文对比观韩、柳风格之迥异 157;
第三节 韩、欧文变化之差异 177;
第七章 唐宋八大家文之比较(下) 188;
节 欧、曾、文之比较 188;
节 苏洵、苏辙文比较 211;
第三节 苏轼文对欧的效法与 222;
第八章 欧阳修的碑志、书简和笔记 238;
节 欧阳修的碑志 238;
节 欧阳修的书简 261;
第三节 欧阳修的笔记《归田录》 290;
第九章 “六一风神”探析 317;
节 何谓“六一风神” 317;
节 欧阳修的“和气”与“六一风神” 333;
第十章 欧阳修的友人 355;
节 范仲淹:古文运动的贡献与范、吕的交恶释憾 355;
节 尹洙:从政的坎坷与古文的成 372;
第三节 苏舜钦:庆历士人的一曲悲歌 381;
第四节 韩琦:《相州昼锦堂记》的深层意蕴 392;
第十一章 欧阳修对后世散文创作的影响 399;
节 欧阳修对归有光散文创作的影响 399;
节 欧阳修对朱自清散文创作的影响 4;
第十二章 历代对欧阳修的接受和对欧文的评说 435;
节 两宋对一代文宗的确认和对欧文的评说 435;
节 金元对欧文成的传承和延展的评说 462;
第三节 明代对欧阳修的接受和欧文研究的拓展 484;
第四节 清代对欧阳修的接受和欧文评说的鼎盛 524;
参考文献 560;
第一章 欧阳修的人生 1;
第一节 欧阳修等士人的谪宦迁徙与散文创作 1;
第二节 识才爱才荐才——以欧阳修出使河东为例 13;
第三节 北宋和欧阳修的致仕卒葬 23;
章 欧阳修的思想 37;
节 排拒道教与吸收老庄 37;
节 禹偁思想和创作的影响 46;
第三节 和而不同理念的坚守与践行 60;
第三章 欧阳修的主盟历程 69;
节 天圣起步:入主文坛的准备 69;
节 庆历奠基:盟主地位的确立 74;
第三节 嘉祐辉煌:一代宗师的伟绩 80;
第四章 欧阳修与北宋散文的发展 86;
节 天圣学韩:北宋“文学自觉”的标志 86;
节 庆历革新:新政人士与北宋散文的发展 98;
第三节 嘉祐多士的涌现和北宋散文的鼎盛 104;
第五章 欧阳修与唐宋古文运动 115;
节 唐宋古文运动的差异 115;
节 从韩、柳、欧、苏文看唐宋文的差异 125;
第六章 唐宋八大家文之比较(上) 143;
节 韩文如水与柳文如山 143;
节 由八组文对比观韩、柳风格之迥异 157;
第三节 韩、欧文变化之差异 177;
第七章 唐宋八大家文之比较(下) 188;
节 欧、曾、文之比较 188;
节 苏洵、苏辙文比较 211;
第三节 苏轼文对欧的效法与 222;
第八章 欧阳修的碑志、书简和笔记 238;
节 欧阳修的碑志 238;
节 欧阳修的书简 261;
第三节 欧阳修的笔记《归田录》 290;
第九章 “六一风神”探析 317;
节 何谓“六一风神” 317;
节 欧阳修的“和气”与“六一风神” 333;
第十章 欧阳修的友人 355;
节 范仲淹:古文运动的贡献与范、吕的交恶释憾 355;
节 尹洙:从政的坎坷与古文的成 372;
第三节 苏舜钦:庆历士人的一曲悲歌 381;
第四节 韩琦:《相州昼锦堂记》的深层意蕴 392;
第十一章 欧阳修对后世散文创作的影响 399;
节 欧阳修对归有光散文创作的影响 399;
节 欧阳修对朱自清散文创作的影响 4;
第十二章 历代对欧阳修的接受和对欧文的评说 435;
节 两宋对一代文宗的确认和对欧文的评说 435;
节 金元对欧文成的传承和延展的评说 462;
第三节 明代对欧阳修的接受和欧文研究的拓展 484;
第四节 清代对欧阳修的接受和欧文评说的鼎盛 524;
参考文献 5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