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乌有园 第5辑 技艺与记忆

封面

作者:金秋野,王欣

页数:296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7650544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乌有园》第五辑共收录21篇文章。“开卷”篇收录的曹汛先生《略论我国古代园林叠山艺术的发展演变》,此次出版经过细致校订,修正了过去若干已发表版本中的文字谬误,并优化了注释,以更好地呈现原文风采。“研究”篇收录6篇文章,主要着眼于“技艺”的方法层面展开论述,其中《非空非非空》一文将复杂空间生成的方法于对“剖碎”概念的探讨相结合,见解尤为精彩深刻。“作品”篇聚焦“技艺”的营造层面,共收录董豫赣、王欣、钱晓冬/沈旸、金秋野6的大小作品12件。“赏玩”篇重点关注工具,通过历史考证与田野调查,将传统木器制作中的重要工具进行全方位呈现。“教学”与“专题”篇中的文章延续了前几辑的基调,各自展示出笔者独特的教学或研究方法论。第四辑收录的《一方池鉴》一文也在本辑中得以完整收尾。
第五辑在整体装帧上也作了明显变化。封面一改前四辑鲜亮明快的色彩风格,选用沉静典雅的深冷灰色,融入3种质感不同的工艺,增添了品读把玩书籍时的趣味与韵味。

作者简介

金秋野,北京建筑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建筑理论、建筑评论、城市宗教空间。在各类刊物发表评论文章百余篇,并出版专著《尺规理想国》等两部;潜心从事建筑理论文献的翻译工作,译有《密斯评传》《光辉城市》《透明性》等17部专著。

王欣,中国美院建筑学院副教授,造园工作室主持建筑师。曾任教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专注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当代转换,著有大量文章。

目录

开卷
略论我国古代园林叠山艺术的发展演变
研究
清水混凝土作为一种“拓印”材料的诗意表达
对“富春山馆”建造过程的思考与探讨
“理想世界”的现实营造
“人巧”与“天然”
晚明江南园林假山的两种营造及其审美
场地建造的设计方法论提要研究
技艺与记忆
中国触觉艺术传统四个断章
非空非非空
园林、湖石、剖碎(poche)与三维空间复杂性初探
作品
隙间庭记
千人共座,卧游桴槎
记园林装置“渡去博古园畴”
人世断片之交遇
晚美术的屋下造园
掇石方寸间
苏州微小庭院理景二例
居室亦园林
赏玩
中式木工刨的近现代发展
贵州榕江县大利村圆木作箍桶工具赏
教学
当代木构复兴:乡野主义与法式主义造物的交融
中国美术学院六年实验性教学回顾记录
“摹山水”
以山水画为摹本的景观基础绘画教学

结构环境,初手经典
梁启超墓园体验释读
乾隆惠山同写仿无锡寄畅园新探
镜清斋的装折与即景
居一水细语
一方池鉴
简述方池兴衰兼谈山、池、台、岛在造园中的演变(续)
附求
部分图片来源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乌有园 第5辑 技艺与记忆》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79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