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杜学文
页数:264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20312476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山西地区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为其形成、发展、演进与壮大做出了不可或缺的巨大贡献,形成了延绵接续、生生不息、从无中断的文明形态,至今仍闪射着动人的光芒,显现出强大的生命活力。本书从山西与中华文明形成的自然地理条件、华夏文明形成的演进、陶寺——华夏文明的形成、创世神话与传说中的山西、山西地区对中华文明的贡献等方面阐释山西与华夏文明、中华文明的深厚关系。读者从中可以触摸历史的脉络,感受古老文明的活化形态,回顾人类筚路蓝缕、自强不息的历史进程及走向未来的智慧与力量。
作者简介
杜学文,长期从事文艺批评及文化理论、文明史研究,已发表研究成果300多万字。出版有文艺评论著作《艺术的精神》《中国审美与中国精神》等、文明史研究著作《我们的文明》《被遮蔽的文明》等。主编的作品有《聚焦山西电影》《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山西抗战文学》《刘慈欣现象观察》等。先后获得过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电视艺术论文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长江文艺》双年奖、《文学报·新批评》优秀评论奖等。
目录
引 言华夏文明与中华文明及其直根
第一章 山西与文明形成的自然地理条件
第一节 文明生成的自然地理条件
第二节 自然地理条件封闭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第三节 太行山与二级阶梯地貌对文明形成的意义
第四节 黄土地的恩赐
第五节 农业的出现与丰富的物产
第二章 华夏文明形成的演进
第一节 人类的曙光
第二节 人类的出现
第三节 石器时代的山西
第四节 璀璨而迷人的西阴之花
第三章 陶寺——华夏文明的形成
第一节 尧都平阳之考古实证
第二节 最先进的历史舞台
第三节 华夏文明形成的典型实证
第四节 最早的中国
第四章 创世神话与传说中的山西
第一节 伏羲与女娲
第二节 炎帝与黄帝
第三节 尧、舜、禹三帝
第四节 众神的狂欢
第五章 从华夏到中华之文明的演进
第一节 夏文化的传播与文化意义的中原
第二节 山西与夏、商、周的关系
第三节 疆域的拓展与山西
第四节 民族的融合与山西
第五节 统一治理形态的形成与山西
第六节 礼乐制度的嬗变与山西
第七节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山西
第八节 文化的兴盛与山西
第九节 轴心时代的形成与山西
第十节 文明的演进与中华文明品格的确立
第六章 山西地区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第一节 华夏文明的直根
第二节 文化品格的熔铸
第三节 连通与拱卫的中枢
第四节 变革创新的先声
第五节 礼法兼治的舞台
第六节 科学技术的革命
第七节 文学的沃土
第八节 艺术的海洋
第九节 文脉的传承
结语
第一章 山西与文明形成的自然地理条件
第一节 文明生成的自然地理条件
第二节 自然地理条件封闭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第三节 太行山与二级阶梯地貌对文明形成的意义
第四节 黄土地的恩赐
第五节 农业的出现与丰富的物产
第二章 华夏文明形成的演进
第一节 人类的曙光
第二节 人类的出现
第三节 石器时代的山西
第四节 璀璨而迷人的西阴之花
第三章 陶寺——华夏文明的形成
第一节 尧都平阳之考古实证
第二节 最先进的历史舞台
第三节 华夏文明形成的典型实证
第四节 最早的中国
第四章 创世神话与传说中的山西
第一节 伏羲与女娲
第二节 炎帝与黄帝
第三节 尧、舜、禹三帝
第四节 众神的狂欢
第五章 从华夏到中华之文明的演进
第一节 夏文化的传播与文化意义的中原
第二节 山西与夏、商、周的关系
第三节 疆域的拓展与山西
第四节 民族的融合与山西
第五节 统一治理形态的形成与山西
第六节 礼乐制度的嬗变与山西
第七节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山西
第八节 文化的兴盛与山西
第九节 轴心时代的形成与山西
第十节 文明的演进与中华文明品格的确立
第六章 山西地区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第一节 华夏文明的直根
第二节 文化品格的熔铸
第三节 连通与拱卫的中枢
第四节 变革创新的先声
第五节 礼法兼治的舞台
第六节 科学技术的革命
第七节 文学的沃土
第八节 艺术的海洋
第九节 文脉的传承
结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