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艺术史与艺术哲学(第三辑)

封面

作者:沈语冰 主编

页数:44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10021730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艺术史与艺术哲学》以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为核心,集结国内外活跃在艺术史与艺术哲学研究领域的优秀学者,从不同角度呈现这些学科的进展与前沿,强调艺术史、艺术哲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史学厚度为筑基,以思想深度为旨归。以期经过多年努力,形成系统而成规模的学术成果。 《艺术史与艺术哲学》(第三辑)设有四个专栏。第一个专栏收入了三篇以“印象派与文学”为主题的论文和译文。第二个专栏包括四篇与亨利?马蒂斯(1869—1954)相关的近期新研究论文。第三个专栏由2021年10月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召开的“战后法国思想与当代艺术理论的变动”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选篇构成。最后一个专栏“特稿与书评”收入了伊夫–阿兰?博瓦《作为模型的绘画》《无定形:使用指南》中译本新书发布会与国际研讨会的发言与对谈。《艺术史与艺术哲学》一如既往地倡导跨学科研究,并以催生可深度学习的新型知识为宗旨。

作者简介

沈语冰,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艺术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浙江大学世界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兼职教授,湖北美术学院“楚天学者”讲座教授(2016—2018年),《中国大百科全书(第3版)•艺术学理论卷》艺术批评分支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艺术学经典文献导读书系”主编,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文库•艺术理论研究系列”执行主编。曾为剑桥大学哲学学院访问学者,哈佛大学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中心访问教授。著有《20世纪艺术批评》《图像与意义》《图像与爱欲》等;独立或合作译有《弗莱艺术批评文选》《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印象派:反思与感知》等。

本书特色

《艺术史与艺术哲学》及第二辑陆续出版后获得业界广泛好评,第三辑延续了前两辑较高的学术质量,汇集艺术史与艺术哲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强调艺术史、艺术哲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第三辑侧重探讨“印象派与文学”主题、马蒂斯研究专题,并收录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主办的“战后法国思想与当代艺术理论的变动”学术研讨会论文若干篇。本书不仅适合于艺术史、艺术哲学相关专业的研究者将之作为专业学术辑刊进行深入阅读,而且也适用于对艺术史和艺术哲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涉猎此领域的相关知识和信息。

目录

一 印象派绘画与文学专题Impressionism and Literature印象派与文学/ 迈耶•夏皮罗
沈语冰 译
仰起的页面/ 迈克尔•弗雷德
毛秋月 译
后/印象画派对美国现代派小说的美学塑形/ 鲍忠明
二 艺术史研究(马蒂斯与中西艺术交流专题)Matisse and the Artistic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野兽派画法创新中的东亚印痕/ 王才勇
弗莱与中国艺术的渊源/ 陆观宇
作为符号的阿拉伯纹样:马蒂斯作品中的一个母题/ 张彩霞
马蒂斯的体系:一份形式—结构的分析报告/ 诸葛沂
三 艺术哲学研究(绘画与现象学专题)
III. Painting and Phenomenology
The Change of idéal: Imitation in French Aesthetics in the 19th Century/ Zhang Ying
“世界3”:卡西尔与古德曼/ 孙 宁
基于“感觉”的绘画之“思”——《感觉的逻辑》与现代绘画的内在性道路/ 贺婧
死亡与沉睡:论绘画的“时间经验” / 王欣
Three Painters for Three Phenomenologists: Cézanne & Merleau-Ponty, Kandinsky & Henry, Tal Coat & Maldiney/ Alexis Lavis
从现象场到拓扑空间——早期梅洛-庞蒂论塞尚的四个维度及其发展/ 乔泓凯
四 特稿与书评:《作为模型的绘画》《无定形:使用指南》New Book Release: Painting as Model and Formless: A User’s Guide伊夫-阿兰•博瓦《作为模型的绘画》《无定形:使用指南》中文版发布&国际研讨会
《艺术史与艺术哲学》征稿函
Call for Papers: Journal of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Art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艺术史与艺术哲学(第三辑)》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79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