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文化的底色(中国民间文艺思想发展史论)

封面

作者:高有鹏

页数:243

出版社:宁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5264185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十三章,内容包括:关于马克思主义民间文艺学的几个问题、中国文化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特传统、中国民间文艺作为历史、中国民间文艺所处的文化格局、农耕文明是中国民间文艺的重要基础、民俗生活是中国民间文艺鲜活文本、民间艺术与民间文学等。

作者简介

高有鹏,河南项城人,历史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出版学术著作《中国民间文学史》(2001)、《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史论》(2004)、《中国民间文学通史》(2012)、《中国民间文学发展史))(2015)、《神话传说与民族记忆》(2015)、《马克思主义民间文艺学》(2018)等,出版长篇历史小说《袁世凯》(一二三卷)、《清明上河》、《大宋风月》等,出版书法作品《大篆论语》、《大篆道德经》等。

本书特色

在我们的生活中间,大自然的崇拜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意象,就是天地生人,人敬畏天地,热爱生活,这种情结构成生活中审美的循环,我们的生活因 此而千姿百态,绚丽多彩。我们既然认为大地是有生命的,生命以不同的形态在我们的周围存在,我们就有着不同的行为来对待周围的事物。我们怎 样选择呢?首先选择了生活的审美,对吉祥的追求,对光明的追求,然后形成了对自我的保护。人们一方面去迎接美好,一方面去除邪恶、避开污秽。 在生活中对于某些事物的避开,既有惧怕的成分,又有排除的态度,我们的生活因此才越来越美丽。所以,节日充满快乐、幸福和美好,是中国社会最 普遍的美学。

目录

第一章 关于马克思主义民间文艺学的几个问题
第一节 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民间文艺学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民间文艺学的建构
第二章 中国文化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特传统
第一节 口头传统
第二节 文字传统
第三节 生活传统
第三章 中国民间文艺作为历史
第一节 中国民间文艺的基本特征问题
第二节 中国民间文艺的保存形态
第三节 中国民间文艺的史学意义
第四节 中国民间文艺作为特殊的文化艺术
第四章 中国民间文艺所处的文化格局
第一节 道法自然
第二节 知彼知己
第三节 文化认同
第四节 仁义礼智信
第五章 农耕文明是中国民间文艺的重要基础
第一节 以农为本
第二节 以土为重
第三节 阴阳平衡
第四节 自然传承
第六章 民俗生活是中国民间文艺鲜活文本
第一节 选择性记忆
第二节 民间文化艺术以审美为主要内容
第七章 民族主义、祖先崇拜与民间文艺
第一节 祖先认同与选择
第二节 文化寻根
第八章 传统节日作为民间文艺文本(上)
第一节 节日与民间文艺的文化空间
第二节 文化遭遇误读
第三节 节日空问与民问文艺的传承
第九章 传统节日作为民间文艺文本(下)
第一节 节日是时间的哲学
第二节 节日是时间的美学
第三节 节日与英雄叙事
第四节 节日与时间的隐喻
第五节 守护信仰和破除迷信并不矛盾
第十章 民间艺术与民间文学
第一节 民间传说故事是民间艺术的重要题材
第二节 民间信仰与民间文艺共同融人生活
第三节 历史叙说的独特魅力
第十一章 中国民间文艺与当代文化传播
第一节 民间文艺的口头传播传统
第二节 中国民间文艺面向世界
第三节 中国民间文艺走向世界
第十二章 中国当代民间文艺事业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民间文艺的当代性
第二节 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艺取得重要成就
第三节 文化回归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时代
第十三章 中国当代民间文艺学的理论建构
第一节 古典文学为背景的理论研究
第二节 文化个案研究的深入与拓展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文化的底色(中国民间文艺思想发展史论)》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78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