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徐沐熙
页数:248
出版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6383493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道家哲学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诞生的重要哲学思想,其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与儒家哲学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奠定了绵延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本书以参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为落脚点,以道家哲学的现代化为例,对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结合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此外,本书在经历中国近现代转型后进入新时代的历史际遇下,以解决新时代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思考中国本土思想资源需要现代化,以及怎样现代化的问题,并进一步思考如何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作出理论贡献;而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为纵向逻辑线索,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理逻辑展开论证,对应“观照”道家哲学现代化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可行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怎样在新时代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具有应用价值。本书不涉及宗教内容,所论述内容与道教无关。
作者简介
徐沐熙,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部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对策研究类特等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一项,参与中国社科院重大创新项目两项,发表十几篇核心期刊学术论文。
目录
第一节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及后果()
一西方理性哲学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
二资本主义现代化产生的后果及付出的代价()
第二节西方对现代性的批判与反思()
一西方后现代主义者对现代性的批判()
二哈贝马斯整合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与反思()
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及现代性的“诊断”()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现代性的批判()
第四节现代新儒家对现代性的应对()
一20世纪以来儒家学说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的
作为()
二儒家学说到底能否生发现代性()
三新儒家学者如何应对现代性()
第二章道家传统的现代化具有必要性()
第一节现代性需要道家传统“应世”()
一从发生学角度讲,传统文化具备现代性不可
消解的因素()
二从解释学角度讲,现代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
有赖于传统()
三道家被“呼唤”接力新儒家并与其一道参与
新时代文化建设()
第二节道家只有现代化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一道家现代化是完成“时代化”的过程()
二道家传统只有融入新时代,实现现代化,才能
持续发展()
第三节道家因对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而具有
现代化的必要性()
一道家的内在价值取向对解决现代性负面
效应的意义()
二道家认识论的超越境界对解决现代性负面
效应的意义()
中篇理论论证:道家现代化何以可能?第三章道家自身具有现代性向度()
第一节道家文化具有现代化的内在诉求()
一道家具有和现代化对接的合理内核()
二民族本位思想使道家现代化具有内在适应力()
三道家具有现代化的内在发展逻辑和趋向()
第二节道家与市场经济()
一道家思想是市场经济的哲学基础之一()
二道家能够克服市场经济中的道德局限()
三从道家中汲取养分,丰富对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认识()
第三节道家与科学技术()
一对中国科学技术的贡献()
二对工具理性及技术异化做出反思()
三“以技载道”“以技合道”——技术活动的
最高境界()
第四节道家与民主、民本()
一古代民本与近代民主相遇()
二道家思想中的民主精神()
三道家思想中“民本”的内涵()
第四章道家传统具有现代化的内在可能性()
第一节道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使其具有
现代化的可能性()
一以道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取代西方
“人类中心主义”()
二道家生态环境伦理与“人与自然和谐
共生的现代化”()
第二节道家身心和谐的价值观使其具有现代化的
可能性()
一道家“贵生重道”的生命观()
二道家的心灵观及其现代价值()
三以道家的身心观融入现代化的生活世界()
第三节道家人与物之间的和谐使其具有现代化的
可能性()
一道家能够为现代人的“技术扩张性生存”给出
“技道中和”的方案()
二道家能够为现代人的“物质依赖性生存”给出
“物物而不物于物”的方案()
三道家为现代人的“竞争效率性生存”给出了
“悠然闲适”的生存方案()
下篇路径论证:道家现代化何以实现?第五章在参与新时代文化建设中实现道家传统的
现代化()
第一节“两结合”()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结合()
第二节“双创”()
一破题传统文化的“双创”困境()
二对道家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三对道家传统的创新性发展()
第三节“扬弃”()
一对现代性的接引离不开对传统的扬弃()
二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为扫清现代化道路的障碍
对道家进行批判反思()
三扬弃道家传统以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相适应()
第四节在中国文化世界化的进程中实现道家传统的
现代化()
一道家传统现代化的全球化背景()
二道家与全球伦理及人类文明对话()
三道家与西方后现代的相通相异()
结语马克思主义本土化、传统文化现代化和中国
文化世界化()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