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编
页数:421 页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0068948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相关资料
梁军把拖拉机开上人民币她是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她是新中国第三套人民币壹元面值上女拖拉机手的原型,她是继毛泽东之后第二位走上《人民画报》封面的人物,她的故事曾鼓舞着一代青年向农业的现代化进军。像前苏联英雄帕莎·安格林娜那样当一名新中国的女拖拉机手成为梁军心中的梦想梁军出生在黑龙江省明水县一个贫苦的家庭,两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8年后,继父也过世了。母亲拉扯着4个孩子,生活很艰难。艰难的环境磨炼了梁军敢闯敢干、不怕吃苦的性格,织布、担水、洗衣、做饭,样样都拿得起来,她还常常外出打零工挣点儿钱贴补家用。苦孩子在吃苦中成长,在吃苦中成熟。小时候的梁军爱劳动,但她更爱读书,然而贫穷使她初小未毕业便停止了学业。为了生活,她在地主家干活儿,收拾菜园、薅草、补麻袋什么都干。小时候的梁军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那就是要做大事。东北解放后,她也从被压迫中解放出来。当时她就反复思考着要开辟一种新的生活。1947年3月,黑龙江省在德都县(今五大连池市)创办了一所乡村师范学校——德都萌芽乡村师范学校。德都萌芽乡村师范学校是一所劳动与学习紧密结合的半耕半读的新型学校,师生的衣食住行需自给自足。17岁的梁军感到这是她开辟新生活的一个极好的机会,于是她打点行装来到了这所师范学校,开始了新的生活。在这所半耕半读的学校里,她不但学到了科学文化知识,也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在校长和教员的教导下,她逐渐了解共产党是怎样的一个党,自己应该怎样努力,才能争取未来光明的前景。也正是在这里她走上了与农机结缘一生的道路。在德都萌芽乡村师范学校梁军的劳动特长得以施展,她毛遂自荐下厨做饭,虽然当时的条件很艰苦,没有多少食物,但她做出的饭菜大家都说非常可口。随后解放区开展了学习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她积极投身其中,同学们还选她到德都县的上一级地区北安市去织布,给大家做棉衣。学校建校之初由于缺乏师资,学生主要是靠自学。但学校很重视学生的文化学习,学校规定:农忙时劳动,农闲时学习;好天气劳动,坏天气学习;白天劳动,早、晚学习。梁军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习很刻苦。在学校梁军第一次看了电影,那是一部名为《巾帼英雄》的苏联电影。《巾帼英雄》描写女主人公在和平时期开着拖拉机在田野上耕耘,战争时期开着坦克与德国法西斯战斗的英雄事迹。这位女英雄的原型人物,就是苏联第一位女拖拉机手、第一支女子拖拉机队队
本书特色
《新中国60年杰出青年成长故事》是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节选
《新中国60年杰出青年成长故事》用细腻的笔法、独特的视觉、生动地再现了杰出青年的成长足迹,全面揭示了他们走向成功的心路历程,是一本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思想性和可读性兼具的励志图书。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一代代有志青年以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的坚定信念,以奋发图强、顽强拼搏的英勇斗志,展示了中国青年的奋斗历程和青春无价的熠熠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