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马识途
页数:294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22012855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再现西南联大甲骨文课堂,品读甲骨文之美。文化巨匠马识途系统整理唐兰先生“成一家之言”的甲骨文研究试稿。
时隔80余年,马识途回忆在西南联大上学的时光。以甲骨文为媒,追忆罗常培、唐兰、闻一多、王力、陈梦家……的大师风华。从学生的视角,感受大师眼中甲骨文的种种魅力;以亲历者的视角,传承西南联大的血脉与精神。
作者简介
马识途,原名马千木,1915年1月生。当代作家、书法家。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1936年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党内担任过不同的领导职务。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荣誉委员,四川省文联主席、名誉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国郭沫若研究学会副会长等。著有诗文《清江壮歌》《夜谭十记》《夜谭续记》《在地下》《找红军》《马识途讽刺小说集》等。
相关资料
这部《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见证了马老对汉字及其承载的博大传统经久不磨的挚爱深情,更见证着一位革命作家如金如石坚不可移的文化自信。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 铁凝
马老不老,他一直是西南西南联大课堂上“识字”的那个学生。那时他已是一位中共地下党员,革命的青春与古老的文化心心相印,留下了这部笔记,也为壮阔的中国革命留下了一个意味深长的传奇。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评论家 李敬泽
105岁,《夜谭续记》出版时,他说封笔了。我说怕是封不了。果然,107岁的马老又出新书了。因为青春的记忆像火燃烧。地下工作,革命是他的青春。西南联大,甲骨文也是他的青春。这本书好,不只是说文解字,还是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美好回忆,从文字源头,从形义之间,从容展现。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 阿来
作者自荐:
第一,学术性。这本书是有一些学术性的,但是我以为并不是一本学术著作。书中只是就甲骨文一些字进行说解而已。这本书并不是我国文字的字源考,古文字的溯源那是专门的“字源学”的任务。我这本书,只是立意科普。
第二,史料性。这本书,确实也有些史料性。这种史料性首先是因为这本书是介绍中国古文字。古文字是古人把当时生活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务,转化成符号性的抽象文字,便于交流和认识事物。甲骨文是当时文化的载体,研究甲骨文,不仅让我们从现在使用的汉字,追溯到古文字发展源头,更可以反过来从抽象符号到实体事物,从中可以看到中国古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其次,这本学习笔记从侧面展示了西南联大教授们的研究成果与风采,也算是添了些史料性。
第三,趣味性和文学性,却是我立意写作时,就有意而为,希望读者从这些符号图形中欣赏到古人造字的有趣。一本书,当然希望有更多的人读它,希望能从读者中得到赏识的快乐。听说现在正式的学术著作,也力求艺术性的文字表达,让更多的人愿意读它。我这本书立意科普,当然要发挥我“业余作家”本能,写的有趣些。我努力把读来感受枯燥的文字符号,像创作散文那样,用文艺性的方式描述,希望读者有兴趣学好这门看似枯燥实则有趣的学问。
本书特色
西南联大,群星闪耀,涓涓细流,泽被后世。
中华文明,甲骨探源,星星之火,传薪续脉。
书中一堂堂课,如妙趣横生的帧帧画面,在西南联大回忆里经典重现;一句句话语,如引人入胜的个个镜头,在师生情谊里永恒定格;一个个甲骨文,如晶莹闪亮的粒粒珍珠,在中华文明史上熠熠生辉。
目录
上卷
西南联大课堂拾趣
〇〇一
课 开课问“东西 ”/ 〇〇三
第二课 说“西南联大精神 ”/ 〇〇九
第三课 趣辨方言古音字/ 〇一三
第四课 “ 中国”二字的力量/ 〇一九
第五课 顶天立地的“人”字 / 〇二三
第六课 “ 人”字家族兴旺/ 〇二九
第七课 象形字拾趣/ 〇三六
第八课 易混象形字/ 〇四六
第九课 “ 和”为贵/ 〇五四
第十课 鼓励独立见解/ 〇六〇
第十一课 “ 说文解字”“中华民国 ”/ 〇六五
第十二课 手把手地教大家研究形声字/ 〇七一
第十三课 人类发展汉字兴 / 〇七七
第十四课 形近而音异的汉字/ 〇八三
第十五课 后一课/ 〇九〇
中卷
马识途甲骨文拾忆
〇九五
忆 就从“一”字说起/ 〇九七
第二忆 有趣的家庭成员/ 一〇四
第三忆 与武器形象有关的特别的字/ 一一一
第四忆 威武的“王”字之属 / 一二〇
第五忆 形象的从艸之属 / 一二四
第六忆 意深的“牛”“耳”“贝”字之属/ 一三五
第七忆 逼真的“女”字旁的形声字/ 一四三
第八忆 丰富的“人”字属及器官部首衍生字/ 一四七
第九忆 补 遗 / 一五〇
第十忆 一些难解字/ 一五九
第十一忆 自由辩论,独立见解/ 一六三
第十二忆 别出心裁的古字/ 一六八
第十三忆 罗常培、唐兰、闻一多、王力、陈梦家/ 一七一
下卷
马识途“说文解字”
一八五
……
后 记 二七二
人物谱 二七四
编后语 二七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