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孙晓飞
页数:208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0107901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百年巨匠》也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可以帮助我们回答和破解“钱学森之问”。20世纪产生了那么多的大师,新世纪、新时期我们应该如何助推产生出新的大师?这些巨匠的成长轨迹给我们揭示了大师们成长的规律,如要深具家国情怀,要胸怀高远理想;要深深扎根于人民,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既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勇于创新;并以非常包容的心态去拥抱一切文明成果等。
《百年巨匠》仅反映了20世纪百年的文化形态和人文生态,我们应该把这个事业延续下去,面向21世纪。对艺术大师的发掘是通过他们的作品来体现的,而他们的作品既是中华文化的传承,又进一步丰富、创新了中华文化的构成。从这个意义上讲,宣传这些艺术巨匠就是弘扬中华文化。这些艺术巨匠作为中国名片,拥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这一工程的推进,可以有效推动中华文化和中国出版走出去。不仅仅局限于艺术领域,还可以从广度上、外延上扩大至整个文化领域,甚至把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巨匠们也挖掘展示出来。
本书特色
林散之(1898-1989),原名林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祖籍安徽和县,生于江苏江浦。曾为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术师、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晚年所作狂草,功深力到,瘦劲飘逸,妙造自然,享誉海内外,有一代宗师之誉。
本书通过原貌、原作、原物、原址的描绘,亲友、同事、学生、当事人、见证者的讲述,采取历史文献、口述历史对林散之真实的描述。
他们用色彩抒发思想,在丹青之中融汇古今。
——靳尚谊
他们的艺术来自造化,他们挥毫泼墨,尽显大千的沧海桑田。
——范曾
他们创造经典,留下的是永不磨灭的时代遗产。
——王明明
他们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不愧是文艺史上的大家。
——沈鹏
他们的创造源于自然,在行云流水中彰显天地人和。
——苏士澍
他们的感悟源于心灵,在方寸之间传承文明血脉。
——吕章申
他们唱念做打,扮相美轮美奂,青春永驻艺坛,熠增生辉。
——尚长荣
他们粉墨登场,演尽世间百态,笙箫锣鼓,谱写华彩乐章。
——刘长瑜
舞台上他们卓尔不样,举手投足之间讲述天翻地覆。
——蓝天野
舞台下,他们凝重深沉,世间冷暖之中,彰显人文关怀。
——濮存昕
他们用音符弘扬民族精神,他们用节奏紧扣时代脉搏。
——傅庚辰
他们用赤子之心歌颂美好,激励理想振聋发聩。
——印青
他们的作品是火炬,是呐喊,是惊雷,也是润泽心田的语录。
——王蒙
他们造词造句锤炼语文,启迪智慧培育品德。
——莫言
目录
伯父是总兵 父亲爱读书
天生听力弱 “五呆”性痴顽
少年有勇力 独自乘风去
第二章 痴心学画:才得栗庵笔 又学宾虹墨
含辛做学徒 疮疥长满身
潜心学书艺 师法范培开
谋生教家塾 幸识张栗庵
拜师黄宾虹 上海求画道
第三章 负笈壮游:看罢嵩山秀 更睹太白奇
微近中年后 诗人欲壮游
谁识飘零意 空谷失弦音
第四章 乱世劫难:八年逃难苦 三载忧愤情
原知秋太恶 令我羽毛摧
苦诗三百首 都是为承平
第五章 晚年新生:政府重名士 聘为副县长
无奈世情误 征聘未容罢
借调文物展 再结书画缘
曾治旧蒲圩 又修长江堤
第六章 层空欲上:江浦画“春修” 得友漫成诗
层空我欲上 风力怯扶摇
画成“春修图” 欲比张择端
百代谁拔俗?有竹自干宵
樗散取一格,好风送过江
第七章 扬州萍寄:羡彼小麻雀 泊然两无营
佳色留红树 归期负碧山
功名真刍狗,诗书成鸩毒
瘦西湖内水,端为洗凡尘
第八章 草堂惊梦:劫后身半残,春信误归鸿
空携灵匣回 魂魄安所寄?
第九章 日照扶桑:樱花烂漫 开水送春来
留得半残手 挥笔写人间
笔如花似锦 兰芷存芳心
第十章 晚岁情怀:丹心犹似血 点滴献人民
乱峰飞黄叶 断岸起白鸥
三百六十日 勤劳独占先
诗人易感伤 杨柳暮苍苍
……
第十一章 东瀛来客:中华有草圣 遗法在此翁
第十二章 生天成佛:犹念旧风雪 诗成寄故人
第十三章 自成一家:林体有面目 浑然见淳和















